第八十八章 闽王薨,蜀国灭(第1/2页)殷宋

    同光三年五月,王延政在惊愕中获悉,他的父王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rg在此节骨眼上,谁能继任闽地的王位,在几位王子当中脱颖而出,此时此刻的表现显得尤为关键。

    原,闽王还准备继续考查几个王子的能力,然而,眼下似乎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连闽王也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死。若是再不指定一个接班人,恐怕一旦撒手人寰,势必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于是,闽王立即任命长子王延翰代理处理闽地的军政事务。在王延翰被王审知提前任命为威武军节度副使后,他一度主动积极帮助父亲王审知处理一些军政事务,而且表现得十分谦逊认真。

    而另一位王子就没有那么讨人喜欢了,他就是被受封为泉州刺史的王延钧。这两年,泉州便被王延钧治理得鸡犬不宁。近日,又有泉州耆老联名控告王延钧的种种不法行为,凡十余条,俱有赃证,更声称如有虚控,愿自坐罪。

    闽王在病中闻之大怒,立拔令箭叫身边伺候着的才人陈金凤持出,差人传召王延钧,俾以杀一儆百。陈金凤知道王审知的矛盾心理,也知道他不是真的下决心处死自己的亲生儿子。金凤恰好到宫门口,遇见王延钧自泉州来福州探望父病。

    陈金凤立即阻拦他入内,明父王正在发怒,入则杀头,并教王延钧暂时藏至密室,等闽王息怒之后,再来应召,明原委,以取得原谅。王延钧依计行事,果然避过一劫。然而他这一躲,便躲过了见闽王的最后一面。

    这年十二月,闽王王审知在执掌闽地二十九年后,终于病逝,年六十四岁。依旧是翁承赞为闽王撰写了墓志铭,就像当年为王后任氏撰写的墓志铭一样,翁承赞的笔锋总是令人拍案叫绝。

    唐故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闽王墓志大唐故扶天匡国翊佐功臣威武军节度、观察、处置、三司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食邑一万五千户,食实封一千户,闽王墓志兼序。

    谨为铭曰:天地凝精,岳渎降灵。粤有雄杰,镇于闽城。文同周召,武定韩彭。功存带砺,政显忠贞。于嗟逝水,忽然东倾,崇勋冠古,遗德垂名。仙宗卜宅,合祔园茔。庆钟奕世,代袭殊荣。因而礼葬,赗马悲鸣。百身莫赎,万古伤情。

    而就在这一年,王建一手创立的蜀国被灭了。

    梁贞明四年六月,蜀国皇帝王建去世,子王衍袭位。王衍昏庸荒淫,蜀朝政日坏。李存勖灭梁立唐之后,即打算攻灭吴、蜀,统一各政权。

    唐同光三年六月,唐李存勖诏括市天下战马,准备攻蜀。九月,李存勖正式下诏攻蜀.以魏王李继岌和枢密使郭崇韬统领军。另命荆南高季兴自东面攻蜀。值此大兵将临之际,王衍却受王承休、韩昭等人怂恿,不顾太后及群臣劝谏,引兵数万赴秦州寻乐。至汉州,即得到唐兵攻来的边报。王衍尚以为是臣下为阻止其出游而编造之言,不予置信。故一路上与随从大臣吟诗作赋,殊不为意。

    十一月,唐军进入大散关,蜀凤州、故镇守将相继投降,兴州、成州两刺史弃城遁去,三泉为唐军攻下。唐军获得大量军储,军声大振。王衍率五万大军至利州,闻唐师至,遣步骑三万迎战于三泉,为唐将康延孝大破之。王衍闻败,自利州仓皇奔归蜀都。

    自是蜀之城镇多望风款附,或官、将弃城而逃。唐军长驱入蜀都,王衍出降。唐军自出师至灭前蜀,仅七十日,除三泉一战外,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可谓神速。

    自此,这片大地上又少了一个皇帝。

    闽王虽然一直没有称帝,但其实已经是闽地名义上的土皇帝了,皇帝的宝座还是极具诱惑魔力的,王延翰自然也无法抵挡住这种魔力诱惑。一向要求严格、管束严厉的父王已经去了,王延翰现在正式继任威武军节度使。

    在威武军节度使的宝座上,王延翰瞬间感觉到福州城的空气都是那么的清新和舒适。但美妙的感觉很快被打破,因为有人乘着闽王刚刚病逝的时刻起兵造反了,这给刚刚继位不久的王延翰带来了不的考验。

    一向太平已久的闽地居然有人起兵造反,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在闽王长期的治理下,整个闽地几乎是铁板一块,各个重要州县都是王氏家族的子侄们牢牢控制,各地的豪强们也被闽王驯得服服帖帖,山区的土著们经过几次镇压,也被搞得遍体鳞伤,不敢闹事。谁知,闽王才刚刚病逝,便有人挑头闹事,这明显是对王延翰的挑衅。

    这次挑头闹事的是汀州的当地豪强陈。同光四年正月,陈聚集了三万多汀州当地的平民百姓,率众攻打汀州城。当时,王延翰还沉浸在飘飘然的美妙梦境之中,没想到就有人打破了他的美梦。王延翰立即派遣右军都监柳邕率兵两万征讨陈。

    陈手下的造反者们毕竟都是些乌合之众,人数虽多,完没有任何威胁,在柳邕的大军征讨下,陈的造反行为很快被彻底镇压,闽地又一次恢复了和平。或许,陈只不过是个角色,但他的这次起兵,似乎预示着闽地的土豪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准备着反抗王氏家族的统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