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造湖(第2/2页)殷宋

:“百货随潮船入市”。

    东湖位于福州的东北方向,周围二十里之长。登庸门外有一座合沙桥。桥下有个莲池,周围一百五十步之长。道泰门有一座池桥,桥下的池就是西湖。

    西湖在福州的西面,与东湖同时开凿而成,蓄水成湖,周围二十里之长。湖水在城西接通护城河,与城南的莲池直接相通。兼济门外有一座兼济门桥。从清水堰开河接通澳桥浦,引河水贯城,横渡兼济门。

    开凿水渠,引西湖的水贯城而入,沿着善化门城隅,进入子城,接通欧冶池,最后和澳桥浦的的浦尾相接。用作洗马的场所,洗涤渣滓污秽。水渠长三百步,渠上立有木桥四座。

    西湖楼下的悦济桥直通安善门,还有玉垒桥、济川桥,正北天王堂,下盖主山的经脉,最后经过龙泉桥汇入欧冶池。在刚开始开凿水渠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石头,惶恐伤害到土地的灵气,所以没有开凿的太深。

    严高为首任晋安郡太守,原计划在闽冶城旧址修建郡城。后嫌故城地势局促,不能容纳更多人众,乃计划改建于白田渡,又嫌非南向而作罢。

    后有人建议,闽故城以南山阜前地势平坦,有发展余地,可以筑城。严高采纳此议,遂动工筑成郡城。城有五门、十二桥,规制较冶城为大,后世称为子城。

    利用因筑城取土而被掏深的城郊东北和西北洼地,开凿成东湖和西湖,大各十余里,分别引导东北和西北诸山的溪水,灌溉农田千余顷。

    因西湖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而东湖地在晋代城垣之东,故称东湖。先王扩建城池的时候,将西湖与南湖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