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2)(第1/2页)殷宋

    景福二年即公元**三年,唐朝朝廷任命钱镠为苏杭观察处置使、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年过四旬的钱镠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rg杭州城是钱镠的家乡,隋朝之前的杭州叫钱塘郡,隋文帝杨坚灭陈后,命令大将杨素废除钱塘郡,而后建设杭州城。

    隋朝年间的杭州城南到凤凰山、东临盐桥河、西濒西湖、北至钱塘门,而整个唐朝年间,杭州城的城址规模毫无变化,一如隋朝年间的规模。直至唐朝大顺元年即公元**零年八月,担任杭州刺史的钱镠在原来隋朝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夹城的修筑。

    新的夹城从钱塘江北岸开始,环包家山,泊秦望山,穿林架险,共长五十余里,扩大了杭州西南部旧城的规模,加强了西南城的防御,这是杭州城自诞生二百多年以来的第一次修筑。钱镠对杭州城倾注了心血,在修筑夹城过程中,亲劳役徒,自运一甓。

    景福二年五月,钱镠决定第二次修筑杭州城。钱镠亲自率领杭州十三都的将士,并征民夫二十万,开始修筑杭州的罗城(外城),对整个杭州城进行大规模的拓展和扩建。新的罗城自夹城东亘江干,泊西湖、霍山、范浦,总长七十余里,包括朝天门、龙山门、竹车门、新门、南土门、北土门、盐桥门、西关门、北关门、保德门等十座城门。

    在这些城门的附近钱镠又分别屯置了六座兵营,分别称之为白壁营、宝剑营、青字营、福州营、马家营、大路营。整个城墙坚固异常,城墙上十步便是一座城楼,御敌于城外,固若金汤也,而各城门的修建也很有特色。

    规石为门,上架危楼,楼基叠石,高四仞有四尺,东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中为通道,横架交梁,承以藻井。牙柱壁立三十有四,东西阅门对辟,名曰武台,夷敞可容兵士百许。武台左右北转,登石级两曲,达达于楼上。楼之高,六仞有四尺,连基而会,十有一仞。贮鼓钟以司漏刻,其雄伟壮观可见一斑。

    景福二年二月,众望所归的王潮终于成为了闽地的最高军政长官。

    唐朝末年黄巢大军扫荡闽地时,各地的乡民纷纷据险自保,结民为兵,成为当地数量繁多的地方武装,王潮就任闽地观察使之后,虽然大量的这些地方武将纷纷选择了归顺王潮,但还是有部分地方武装持犹豫观望态度,浦城的杨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王潮于是派遣三弟王审知亲自到浦城招降杨氏乡团,对乡团首领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消了杨氏乡团的顾虑,终于成功的招降了杨氏乡团。在杨氏乡团的带头下,其它大大的乡团武装纷纷望风而降,或招安或解散,乡团武装的问题瞬间迎刃而解。

    闽地是闽、山人的聚集居住区,随着中原移民的迁入,闽和山人才被中原移民汉化。但在唐朝末年,山区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土著居民,他们被朝廷称之为洞蛮。武夷山区的黄连洞蛮(建宁附近)是其中的一支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部族。

    原先的闽地观察使陈岩便是建宁人,他在起兵初期,依靠黄连洞蛮人的帮助,驱逐黄巢大军,成功的占据了福州城。陈岩病死,范晖继任福州观察使之职,黄连洞蛮是少数几股继续支持范晖的力量之一,只不过建州在被徐归范占据后,黄连洞蛮也失去了救援范晖的机会。

    王潮在统一整个闽地的过程,并没有对黄连洞蛮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黄连洞蛮虽然对王潮很不感冒,但至少没有立刻表现出不服管束的态度,而且又是居住地深山老岭之中,大家短期内似乎相安无事。

    但到了乾宁元年即公元**四年,黄连洞蛮终于不甘寂寞,直接率兵攻打了汀州城,声势浩大。王潮立即派遣大将李承勋率一万大军征讨黄连洞蛮。李承勋的援军兵临汀州城时,黄连洞蛮的乡团武装早就吓得四处逃散。

    李承勋率兵追击至浆水口,大破黄连洞蛮,彻底打压了黄连洞蛮的嚣张气焰,从此黄连洞蛮一蹶不振,再也不敢挑头闹事了。黄连洞蛮平定,整个闽地再也没有任何敢于叫板王潮的势力,王潮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对闽地进行治理。

    如何治理闽地,王潮心中早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套路,总体可以归结为八字方针“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具体实施措施则为创立四门义学、招还流亡、堪定租税、派遣官吏巡查各级州县、劝课农桑、交好邻道。

    孙儒被杨行密杀死的消息传到刘建峰和马殷等人耳中,大家顿时痛心疾首、愤懑不已。主帅死了,大家失去了主心骨,顿时迷失了对前途和命运的方向。投降杨行密其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刘建峰和马殷似乎都不愿意向仇敌杨行密屈膝投降。

    刘建峰、马殷和张佶三位土团白条军的核心将领在宣城一带聚拢召集孙儒的残兵败将,居然又一次召集了七千余人,而且得到了秦彦晖、姚彦章、许德勋、李琼等四位中层将领的鼎力支持。

    刘建峰是孙儒之后蔡州土团白条军的二号人物,自然被众将士推举为这支新土团白条军的主帅。张佶一向是军中的头号幕僚参谋、足智多谋,被推举为参谋长,马殷荣任先锋指挥使。

    新土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