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澄江风云(三)(第2/3页)大明第一媳

小的声响。

    听着梁氏方才说的那些话,那个女冠也察觉出来,梁氏不是想要问这些问题,而是想要借着这些问题,问旁的罢了。

    自己先前是从澄园那边过来的,一直听说这顾家大太太杨氏和二太太梁氏,一向是个面和心不和的一对人物。

    如今梁氏喊了妈妈请她过来,只怕是别有用心,想要知道旁的吧?

    她还要回去仙元观复命,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陪着眼前的梁氏打哑迷,当即就道。

    “二太太,明人不说暗话,您让您身边这位秦妈妈把贫道从澄园请过来,不是想要问这些废话的吧?二太太想问什么,只要是贫道知道的,贫道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着那女冠终于肯说,梁氏立马就回道。

    “小道长是个爽快人,既然小道长这样说,那妾身就问了。方才小道长是从澄园出来的,不知大太太吩咐了小道长什么,和小道长说了什么?

    小道长过去,又是做什么的?”

    梁氏这些话,恐怕才是真心话吧?她心里想要对自己所说的,但她毕竟是奉了师傅的命过来的,来给顾家大太太带信的。

    若是因着自己和眼前这位顾家二太太多说了几句,到时候把自己卷入到了顾家的这些斗争中,只怕师傅听了,也是会责怪自己的

    再说了,师傅与陆良卫的顾家,才是多年的故交。至于眼前的顾家,不过就是仙元观普普通通一香客罢了。

    那女冠面上仍旧是淡淡的表情,一脸的风轻云淡,似乎没有受面前梁氏的影响。

    “二太太问的,请恕贫道不能相告。贫道是奉师傅的命令来的,见的人也只是大太太一人罢了,若不是二太太嘱咐了妈妈请贫道过来,贫道是绝不会过来的。

    且二太太想要知道的,正是师傅叮嘱贫道,不许贫道说出去的。师命难违,还请二太太恕罪!”

    那女冠话音刚落,起身就要出去,却被身边的秦妈妈给拦住了,拦在了屋门前,还有几个屋里伺候的丫鬟,也机警地退到了屋门前。

    “二太太,您这是做什么?贫道是从仙元观出来的,难不成您想要把贫道扣在这里不成?”

    仙元观是云南许多世家共同供奉的道观,而顾家,不过是供奉仙元观的这些世家中的一个罢了。

    若是梁氏真的敢把那个女冠扣押到府里,到时候仙元观的人追究起来,只怕就没有那么脱身了。

    秦妈妈仍旧是守在屋门前,不许那个女冠出去。

    她是奉梁氏的命令行事的,只要梁氏下令让她放了那个女冠出去,她自然是会放的。但梁氏如今一言不发,她也不好得放了那个女冠出去。

    “小道长,您也是知道我的。妾身出身金陵的宁王府,和宫里也说得上话。虽说你仙元观受了许多世家的供奉,但若是我把你扣押在这里,到时候仙元观派人来找,我慌称你没有来过,难不成仙元观还能到我的府里搜查不成?”

    梁氏一脸平静地往着眼前那女冠,似乎是想要等待那个女冠的回话。

    “二太太,您这样做,难不成就不怕得罪了官府吗?仙元观也是受官府保护的,外头的小道看见我没有出来,难不成就不会回去报了观里,让观里的人来救我吗?”那女冠话音刚落,就听见外头传来了几声重重的敲门声。

    秦妈妈打开门,只见一个穿了淡绿色小袄,绾了双丫髻的小丫鬟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面上充满了着急之色,似乎是外头出了什么大事一样。

    从那个女冠身边绕过,回过头看了那女冠一眼,就到了梁氏的面前。

    梁氏看了她一眼,知道是自己屋里伺候的丫头,以为是二老爷那边出了什么事,轻轻地问了句。

    “小袄,是不是老爷让你过来的?老爷在书房那边做什么?”

    那个丫头走近了梁氏,用着只有梁氏能够听见的声音,急急回了句。

    “太太,老爷那边没什么事,是大太太吩咐奴婢过来的。大太太知道太太把仙元观的女冠请到了荟园,说是二门上的婆子已经备好了车,马上就要送着那女冠出去,问奴婢来要那女冠了。”

    听着那丫头这样说,面上一直是淡淡的梁氏,终于有了些许的变化。

    “大太太知道我把那个女冠请过来了?是谁去知会大太太的?”

    小袄是梁氏贴身伺候的丫鬟,这些日子跟在二老爷身边伺候,不敢欺瞒梁氏,只得实话实说回道。

    “太太,是老爷和大太太说的。秦妈妈把女冠请过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老爷,老爷问了秦妈妈几句,随后就去了书房。谁知道片刻后,老爷就派人去了澄园,告诉了大太太这些。

    奴婢生怕太太不知,就特地趁着大太太还没有过来,赶紧来报您。”

    听着小袄这样说,梁氏只能放那个女冠走了。只是还没有从那个女冠口中问出什么,就要送了那个女冠走,实在是划不着呀!

    这回问不出什么,还被杨氏知道了是自己请了那个女冠过来,就连杨氏,也要提防起自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