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新戏开拍(第2/3页)打造功夫巨星
,你学过表演吗?”
“我在大学参加过戏剧社,大家都说我本色出演就很棒,很有表演天赋呢。”
“那好吧,在这个小村里,有一个村花叫小婉,方卓很喜欢她,你就扮演这个角色吧!”
“太好了,我们会有对手戏吗?我的台词有几句?是不是有很多种情绪变化啊?”
“嗯,台词有三句,每句都有情绪变化。”
“是哪三句台词啊?”
“是,嗯,啊,你走吧。”
“我不走,我不走,你还没告诉我是哪三句台词呢!告诉我嘛”英乐拉着陈卓撒娇道。
“我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就是:嗯,啊,你走吧,这三句,是不是很好记呢?”
“好简单呀”英乐有点失望道。
“小丘,你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陈卓严肃的说道:“龙套演员,也是演员,也关乎着一场电影的成败!虽然台词少,但也要用心的琢磨,用心的去体会,里面可是包含着很多复杂的情绪,你这样轻视,可是不对的!”
“啊?是这样吗?对不起,我一定仔细体会…….”英乐赶紧道歉,喃喃自语道:“嗯,啊,你走吧…….似乎越想越深奥起来了呢”
陈卓考虑到英乐忙前忙后的帮助自己,这点小要求还是要满足的。一个龙套角色,换来耳根清净,挺划算的。
1993年3月1日,《拳王2盗佛线》剧组正式集合,一场开机仪式之后,正式开拍第一幕--“爬树夺冠”。
村外一颗巨大的榕树,高有三十多米,胸径达两米多,冠幅广展,覆盖有直径五十米方圆。
村里一年一度都有未婚男孩爬树夺冠的活动,每年最先爬上树冠夺得红绣球的男孩,会被视为村内最强壮的男人,而被女孩青睐。
类似于广东的舞狮采青。
陈卓选择将“爬树夺冠”作为第一幕来拍,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在电影开头就制造一个小高潮,吸引观众的目光。二是用来表现主角方卓已经融入村内生活。
这次拍摄,陈卓准备了三台高清晰摄影机,用的都是最好的35mm胶卷。还专门从曼谷找来了一辆铲车。
人员站好位置,确定好摄影区域,三台摄影机就位,一台平地拍摄,一台由摄影师扛着坐在铲车的大铁斗里,一台由摄影师扛着坐在树冠上向下拍摄。
“灯光,灯光就位!”
别以为大白天就不需要灯光,恰相反,为了达成影视片的效果,增光或减光是非常重要的。
镜头一开始,一群涂抹着白色燃料的青年,赤着上身,穿着白色短裤,站在巨大的榕树下,做出随时奔跑的姿态,光线呈现出一种深灰色,暗示着严肃、紧张的气氛。
镜头从近处一点点扫过这些身体强壮的青年,他们面容严肃,双眼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前方。最终在陈卓面容上定格,逐渐拉远。
先是露出陈卓有别于其他青年的黑色油彩条纹脸妆,棱角分明的胸肌、八块腹肌的腰身,和黑色的短裤。
再次拉远将周围二三十个灰白涂抹的傣族青年囊括入镜头。
再次拉远将周围密密麻麻围观看热闹的村民、青春靓丽的村内少女包括进来。
最后,镜头一转,转向大树,一个老和尚施施然走过来,轻喊一声:“夺冠比赛,开始!”
“哇啊哇啊哇啊………”
众青年如同百米赛跑的健将,都快速奔向大榕树,开始了你争我抢的攀爬。攀爬过程中还伴随着合作、背叛、扯后腿、打斗。
地面上的摄影师被四个村民抬着向前,跟拍那些青年奔跑。
为了避免镜头晃动,所以剧组就雇佣了四个村民用担架抬着摄影师,每个村民得了五十块钱报酬,高兴的不得了。
坐在树上的摄影师居高临下,拍摄二十多个青年如同蚂蚁爬树一般攀附而上。
坐在铲车铁斗里的摄影师随着铁斗上升,以水平角度拍摄爬树青年的各种争斗。
攀爬者,扯腿者,战斗者,失败者,跌落者,二十个青年最后只剩下五个人在最后争夺。
越向上爬,树枝越细,可活动的空间越小,战斗不可避免。陈卓脸上涂抹着黑色油彩,穿着黑色短裤,非常具有辨识度,在最后的打斗中,腾挪跳跃,在树杈之间如同猿猴,将最后四个对手击败,爬上树顶,摘下了红色绣球,绑在胸前,滑树下来。
“噢噢噢噢!”
周围村民高声欢呼,青春靓丽的村内少女包围而来,英乐扮演的小婉更是跑在最前面。几个失败青年将陈卓高高举起,喊起了他在剧中的名字—“方卓!方卓!”
“方卓!方卓!”
这一刻,方卓就是一年一度的夺冠强者,是村里的英雄!
视觉里的光线也变得明亮起来,代表着人们阳光欢快的心情。
这场戏份来来回回拍了很多遍,导演刘国昌为人严谨,最后这场戏拍完,也已经天黑。
陈卓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