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荒野求生(第2/3页)打造功夫巨星
郎、枪战、决斗、侠义、骠悍……没有牛仔的美国西部文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独立、自由、叛逆、粗犷、豪迈、潇洒、飘逸、严谨、聪明、有胆识、富于野心、爱冒险、喜欢表现自己!这些都是牛仔传统形象。
穿着皮护腿套裤和长靴的男子,佩带一把六响的手枪,跨着一匹红马。如果你不这么打扮,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牛仔。
无所畏惧、风餐露宿、浪迹天涯的牛仔是自由的化身。美国人似乎总认为野生野长的自由人显得比教养出众的公子哥儿更优越,道德上也更正派。
牛仔是美国西部开拓史诗中一页传奇的篇章,是美国英雄交响曲中一段浪漫的旋律。通过许多事实和传奇故事,牛仔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牛仔们的奋进、开拓精神一直激励着美国人,许多人开始怀念牛仔文化中质朴、宁静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所以,陈卓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角色融入到西部牛仔片的氛围中,而非特立独行的搞自我异化。否则就会产生古装武侠片中主角非要打拳击跟人搏斗这样的别扭感。
西部片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动作至上、对白浅显、道德观鲜明,因而很容易抓住观众的心。原始的西部风光再加上壮丽的篷车、枪支、牛仔,都是其他类型电影无法与之抗衡的。
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契合牛仔,陈卓特意到西部片影视城进行了观摩学习,还向专业扮演牛仔的演员学习西部人士的装扮、持枪、开枪、走步等方式,进行为期两周的特训。
而陈卓饰演的逃亡劳工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才能融入西部片中,一是他怎么学会说英语的?二是他如何学会打枪的?三是他如何学会骑马的?
不会骑马,不会打枪的西部片主角,根本没资格称为主角。而不会英语,就让他在西部世界无法交流。
所以,在设定上,陈卓饰演的泰格,被运来当劳工工作了许多年,耳闻目睹,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学会了一些带有德州口音的英语。
然后,在陈卓的身份设定上,他明面上是一名武师,其实是1864年后逃出天京城的太平天国将领,所以熟悉火枪操作并多次骑马冲锋攻入清妖的阵地,勇猛善战,战功赫赫。但因为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为了逃避清妖追杀,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淘金船。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英语、打枪、骑马三个难题,为陈卓融入西部荒野打下了基础。
这部西部片《追凶双雄》的导演是安东尼·福奎阿,黑人,出生于1965年,毕业于西弗吉尼亚大学的体育系,有着良好的打篮球天赋,但大学毕业后却异想天开的转向了导演界,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黑人导演。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先从纽约拍摄mtv开始积累经验,终于在1995年,安东尼·福奎阿凭借为电影《危险游戏》的主题曲《黑帮天堂》执导的MV,获得了全美MTV电视音乐大奖。
但可惜,一名黑人想要成为商业电影的导演,难度比成为演员要高出太多太多。
黑人著名演员很多,比如摩根·弗里曼、丹泽尔华盛顿、杰米·福克斯、威尔·史密斯等等。
但黑人导演却寥寥无几,唯一能说得上名号的也就一个拍摄文艺片的斯派克·李,却也难入商业大潮的主流。
安东尼·福奎阿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业片导演,在MTV和广告界奋战多年,却依然看不到出头的希望,让他非常沮丧。
但看到同样出身MTV和广告界的迈克尔.贝成功凭借《全民公敌》和《勇闯夺命岛》跻身商业片大导演行列,又让他燃起了斗志,每当电影制片公司公布制片计划时,他都孜孜不倦的投递简历,希望能够被选上。
但按照一般的潜规则,凡是公布出去的拍摄计划,一般导演都是事前预定好的,谁会给他留位置呢?
多次碰壁之后,他看到了龙腾-卡洛克影业公布的《追凶双雄》制作公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递了简历,让他惊叹的是,自己竟然得到了老板陈卓的赏识,成为了这部投资3000万美元西部片的导演。
而陈卓之所以选择他,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了他的潜力,没有资历没关系,陈卓的剧本已经写的很详细,而且由陈卓把关,内容不会有太大偏差。
跟这样的新人导演合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陈卓在片场的话语权会加大。如果是跟卡梅隆还有斯皮尔伯格这些人拍戏,很多表演形式被卡的死死的。在《泰坦尼克号》的拍摄中陈卓就有这种感受,卡梅隆虽然对他很客气,可一遇到对人物演绎有分歧的时候,他从来都不给演员选择的机会。
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有50%的镜头是陈卓的独角戏,在荒野中求生,在逃亡中挣扎,在小屋内回忆,所以需要陈卓又较大的表演发挥空间。作为新人导演的安东尼是不会对陈卓过多限制的。
除了对演技要求比较高之外,对野外生存能力和骑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陈卓花费财富值将骑术进行了提升。
荒野求生lv5(荒野之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