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核心计划(第2/2页)打造功夫巨星
越高。
电影周边概念起源于1903年的《比得兔》,出版商首次推出了周边产品——比得兔毛绒玩具,这是周边产业的开始。
然后快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叫做米老鼠的动画人物在迪士尼笔下诞生了。之后周边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在美国进入四十和五十年代,周边产品开始流水线生产,快餐企业和食品包装合作,电影人物被印到早餐盒上,大批量在商店内销售。
周边产品连接电影与观众。观众也希望能更接近电影偶像,他们想成为自己喜欢的电影人物或者超级英雄片里的英雄——这种方式一直都很管用。
如今,每年电影附属产业的估值已经达到一千亿美元,包括授权和周边产品,已经成为好莱坞的支柱产业。很多好莱坞商业大片由于投资巨大,想要收回成本并最终盈利,都越来越倚重周边产品的销售。
在好莱坞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影片的最终收益只有30%到40%来自票房,剩下的全部来自电影周边销售所带来的收入,像《星球大战》系列、《变形金刚》系列以及迪士尼旗下的动画片,都有着长久、稳定且巨额的周边收入。
但香港和大陆的电影界对电影周边的开发却非常薄弱。陈卓现在也只是模仿好莱坞,进行一些简单的尝试,效果似乎还不错。
市场是需要开发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好莱坞电影产业化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