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你去想小哥哥了?!(第2/4页)日常系人生

秋卧室里的陈设后,眼神较为敏锐的李唯在书桌旁的架子上发现了一些他较为熟悉的东西。

    一板安眠药与一些写着左洛复的盒子?

    李唯眉头一皱,但他没有急着过去翻看,现实打开了卧室的门,朝洗手间望去,听着哗啦啦的水声,确定了墨染秋一时半会不会从厕所里出来,他才向书桌走去。

    确认了药品的名字,为了防止自己记错,还特意的去百度上搜索了一下。

    看着百科上面的说明,他确信了自己并没有记错。

    安眠药的牌子他比较熟悉,是日本的一款安眠药,副作用较小。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曾经小胖住院失眠的时候,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服用了安眠药。

    而后,在护士某一天的疏忽下,他直接吞了一板。

    当时看见那一板安眠药的空壳,家属和护士吓得脸都白了,就准备带去洗胃和了,但是小胖没过多久,就跟个没事儿人一样,醒了。

    自那以后,李唯就对于这款安眠药充满了印象以及敬畏,兴许还有一点感激?

    安眠药是吃过几粒的,但是这个左洛复却像是连盒子都没拆过的样子。

    很奇怪,而且李唯的好奇心在此时因为带着小猫咪的称号而被动拉满。

    买了但是不吃?

    不,兴许是医生给开了药但是没吃?

    李唯皱着眉头开始思考着这一迷惑且不自然的行为。

    买药了却不吃,这本身就很疑惑。

    而更疑惑的还在后面,如果这个药是去了医院后,被动被开的药,那既然不吃,为什么不扔掉?

    又或者说,是想吃但是还在犹豫不决?

    李唯没有搞懂。

    但是此时他也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问墨染秋似乎也不大好,感觉会触动一些不妙的回忆。

    于是,回头确认了一下洗手间的状况,李唯开始自己分析了起来。

    尝试着通过自己的分析,来猜出一些事情。

    一般针对抑制脑内某些情绪分泌的药都有极大的副作用,无论是对于胃部等消化系统,在激素上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容易发胖、长痘、呕吐腹泻等等。

    不想吃或者抗拒吃这个东西,也是情有可原的。

    普通而言这个药医生一次性都不会给太大的计量,最多只给开一个月的分量,而一个月基本上也就是一盒到两盒左右,看包装的区别。

    是最近去开的药?

    如果有单据的话,就方便确认很多信息了。但是现在明显也不是一个合适的找单据的时机,况且这还是是墨染秋的卧室,随便翻她应该不会生气,但没这么做的道理。

    李唯在思考间,不经意的坐在了床边,敲着二郎腿,杵着下巴开始仔细的思考了起来。

    在漫展咖啡厅与和9月14号上学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隐晦的讨论过这种问题。

    不要问他为什么对于这一天印象这么深,问就一个回答,她笑的实在是太甜了。

    没记错的话,墨染秋说她知道自己有病,也去过专门的医院,但是据她当时的话语来看,相比应当是对于效果非常的不满意。

    我知道,这就是她能尽到的全部责任与义务了。她只是一个心理医生。她帮不了我,能帮我的只有我自己。

    她是这样说的。

    不排除这是害怕就医所产生的的抗拒心理,但墨染秋带着哽咽的音调以及低着头抿嘴无奈的表情,他至今难忘。

    此时,把所有的猜想与现状摆在一起,李唯不由得拼凑出了这样的一个猜想。

    知道自己的情绪与心理状况有问题,但是拒绝去求医。

    这是常见的心理状况,毕竟现在国内对于抑郁症等等现在高发的心理疾病依旧归为精神病处理,尤其是老一辈人根本就不把这种当回事,因为在他们收到的教育中吃亏是福、这是走入社会后的必然现象、出现精神疾病的人多半是自己敏感且异常脆弱。

    这怨不得他们,在他们的认知中,这就是常识,一个伴随了他们四五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常识。

    在他们不经意间的口口相传中,这种错误的常识也变成了真理,留在了现在人的脑海里。

    在网络上普及的在国外心理疾病被受到重视、抑郁症不是精神病等等信息的包裹中,他们更倾向于周围环境的大趋势。

    现在提起抑郁症,难免还会有一堆人提起键盘开口就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抑郁症就是无病呻吟,想要博人眼球的噱头,实际上这个人就是自己有问题,接受能力差。真有病,他早就自杀了。

    这样的言论成为了主流。

    加上真的会有人借着抑郁症这个名头去作死,导致的结果就是,其实现在国内社会对于心理疾病的重视度完全的不够,甚至还有着很大的歧视。

    社会舆论的趋向是其一。

    其二是一种当代的神奇理论。

    就拿某些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