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如果不结婚,就一定不会发生(第1/3页)30岁单身的我37岁就走的你

    大家都吃的很开心,虽然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好在没有特别拘谨,也有年龄相仿的人在一起交流。

    最先熟络起来的还是张娟、张兰和张丽,几个阿姨聚在一起聊自己的儿女能聊到天黑。虽然小夕的妈妈张娟来的最晚,但是杨光的妈妈张丽还是跟张娟比较聊的来,张兰只是在旁边点头微笑。

    张娟一来就自爆其短,很自然的跟别人聊起自己还没有结婚的女儿,无非是希望大家都给小夕介绍对象,早点成家。

    小夕是张娟的心头大患。

    张娟小时候很漂亮,又是家里的老大,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拥有钱的支配权,所有的弟弟妹妹都得听她的话。身边的朋友也围着她转,在学校的学习不一定有多好,但一定是最招人喜欢的。

    可是她的生活从结婚开始变化。她不再是漂亮的、能干的、受人瞩目的大姐大,而“沦落”成了一个有做不完的家务、有打牌赌博的老公、有只会哭闹不吃饭的孩子、有不断裁员加量的工作的已婚妇女,围绕她的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随着时间的增加,朋友已经开始变的有钱,有房,有地位,而她开始变得没有老公、没有工作、没有存款,只有十几万的欠款和一个七岁的拖油瓶。

    生活对张娟或许是不公平的。

    小夕曾不止一次的问张娟,她是否后悔嫁给老夕,张娟从来没有正面回答。可是小夕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一定的,她会后悔。小夕曾坦白的告诉自己张娟,她不愿意找一个三十几岁就去世的人结婚,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七岁就失去父亲。

    或许张娟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是伤心的吧,小夕竟然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一个不值得嫁的人”。可是小夕总是回想不起来自己跟老夕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小夕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像是在说一个陌生人。生活的残酷之处在于,你感同身受的东西,却是别人弃之于敝履的东西。

    可是张娟总觉得这是借口,坏的事情不可能总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可是对于小夕来说,如果结婚,就有可能发生,如果不结婚就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小夕不结婚。

    借口吗?借口。可是为什么没有新的借口出现,让小夕重新相信爱情?

    张娟和两个姐妹说的很开心,一直在假装说小夕的不好,但是谁都听的出来,都是假借批评的夸耀之词。

    比如什么“她特别不听话,不让买的东西非要买,都是些买了也没什么用的东西。但是她自己挣钱自己花,自己能挣就行,我说了也没用。”

    还有“我不想来这玩儿,在家待着就挺好的,但是她非要买票让我来,说怕我在家无聊。都是瞎操心。”

    当然少不了,“一直换工作,没有踏踏实实在一个公司待过。但是工资越来越高,随她去吧。总比在一个单位拿死工资的强,自己愿意折腾就折腾,我是管不了。”

    说来说去,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赶紧找个婆家,我就彻底不管了。”

    小夕在旁边早就听不下去了,吃了几口就准备到厨房待着,还是找点活儿干的踏实。这催婚的架势一时半会停不下来。就在小夕路过大厅的时候,发现两个小朋友冷冷的不说话。

    不过小夕知道,他们之前应该是见过面的,只是时间长了不见有点陌生。等会儿找到一个共同的游戏,玩一会儿就熟悉起来了。小夕还没想到让两个小朋友玩什么,所以只好先让他们自己待着。

    “你玩儿过这个吗?”明明拿出幼儿园老师教她叠的纸青蛙,明明比石头小两岁,但是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尽到地主之谊,所以看到一个大哥哥不开心,她得想出各种招数逗大哥哥开心。

    “太幼稚了,我不喜欢。”石头已经开始上学了,对于幼儿园小孩子玩的“小把戏”提不起兴趣。他不太明白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要到一个什么都没得玩的地方过年,饭菜也不合胃口,只想早点回家。

    “那我带你去幼儿园吧,那里有滑滑梯。我们平时都玩不到。”

    “不去,更没意思。我们去湖边吧,你敢去吗?”

    “我不能去,妈妈不让。”

    “不告诉她不就行了。”

    “那咱们走吧。”

    石头知道这个主意不能算是一个好主意,他没少被爷爷奶奶教育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可是这是他能想到的最惊险刺激、最符合他的“年龄”和“身份”的地方了。他有信心可以带这个小妹妹到湖边玩一会,不被爸爸发现。

    这个主意虽然是石头出的,但是他不熟悉地形,所以还是明明在前面带路,石头跟在后面。两个小朋友,趁着大人在吃饭,又是敬酒又是说话的,完全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悄悄从大门溜了出去。

    刚刚走出大门,明明就一脸邀功的看向石头,这次大哥哥会夸自己的了吧。可是石头还是冷冷的一句,“刚才你走的太慢了,差点被发现了。下次我教你。”

    “好!”

    石头故意走快了几步,大摇大摆现场教学,“现在不走在前面,什么时候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