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柿子啊柿子(第1/2页)农家那些小事儿

    张氏哭哭啼啼把这事撂了,姜桃脸色铁青,咬着牙问:“大牛叔应了?”

    张氏擦了一把泪点点头:“昨儿应的。今儿就得了信,早上连礼都过了。”

    “不是?”姜桃急道,“他就这么赶着成亲?他跟那寡妇老早好上了?比我姨父还先?”

    余氏呵斥她一声:“桃子,不敢这么说大人的事。”

    姜桃闭了嘴,将东西胡乱拾掇好,她也没工夫陪余氏做霉豆腐了。

    张氏见她冲出门,担心的喊了一句:“上哪去啊?饭也不吃了?”

    远远的传来姜桃的应答:“我寻燕子去,不用给我留饭。”

    张氏忧心忡忡,怕姜桃这烈性子真干出点啥事来,要是打了她大牛叔?她立马又摇摇头,燕子爹恁大的块头,姜桃哪里打得动。

    但要是说出点不好听的,叫燕子爹给抡了……张氏越想越坐不住,就要跟着去拉架。

    余氏喊住她:“桃子有分寸的,你甭操心了。”

    她继续将姜桃剩下的活干完,这沾了辣椒粉的霉豆腐还得码到摊子里然后加酒加水。余氏做到一半也还是没忍住,将手里的菜刀重重的砸在砧板上。

    “嘴上给我应得好好的,燕子娘才过了几个月?他就巴巴的娶亲了?我说话是不好使了?”

    张氏瞧着发威的余氏,缩了缩脖子,看着砧板上颤颤巍巍的刀背胆寒。

    姜桃在燕子家没寻到人,倒是瞧见了乐得几乎没眼的大牛叔。

    姜大牛见是姜桃朝她招招手:“桃子,你叔我就要办喜事了,回去跟你奶说一声,到时候还得请你家来操持嘞。”

    姜桃冷哼一声:“咱家就只接些小活,怕是做不起大牛叔这么大的排场。”

    姜大牛被说得一愣:“你这孩子,我叫你们办喜事还是瞧在燕子的面子上呢。”

    姜桃嗤笑一声:“呵,那燕子的面子挺大。”

    她没再跟姜大牛掰扯,原先还瞅着大牛叔挺好的,没想到燕子娘一死,就跟变了人似的。

    姜桃循着几个她和燕子常去地方找,后山坡、水渠边,都没瞧见姜燕的身影。倒是遇上几个孩子,说是看见姜燕朝着村口去了。

    村口没池塘没山崖,姜桃先松了口气,姜燕还有一个姨子,要是去寻亲倒也不是不可能。

    心里头万般念头转了个遍,姜桃却在小兰亭瞧见了晃悠着两条腿的姜燕。

    姜燕见着她还扯了一丝笑,朝她招手:“桃子,快来。”

    姜桃不由的走过去,石凳旁搁着一只空荡荡的竹篮子,按着姜燕往日的勤快样,篮子里到这个点是绝不会空着的。

    姜燕拉着她的手在一边坐了,顺道还分她一把酸枣。

    姜桃抓着青红的酸枣发怔,姜燕还劝道:“吃呀,我洗过的。”

    姜桃喉间发紧,艰涩的开口:“你……我听说了……”

    “桃子呀,你常说人这一辈子就跟那糖葫芦串似的,你头一口吃着是甜的,嚼着却发现里头酸得掉牙,可是外头的糖衣要是裹厚点,你又觉着这酸不是那么难忍了。”

    她揪着手指头:“我觉着我这串糖葫芦糖衣估摸着是太薄了,吃着可真酸啊。”

    姜桃帮她捋了捋耳边的碎发,劝道:“就是头一颗酸呢,后头会越来越甜的。”

    姜燕抱着她的腰,将脑袋倚在姜桃肩上:“我晓得呢,所以你也不用劝我。就当是做糖葫芦的师傅不小心给我这串浇薄了糖稀,我总还得试试后头几颗是不是全是酸的山楂呢。”

    姜燕能想开,姜桃心里头半点高兴的影子都没有,肚里全是晃悠悠的酸水,燕子多乖啊,这样的好姑娘,老天爷为啥要让她走这么艰难的路?

    “对了,桃子,你是不是忘了今天是缝五了?”姜燕抬头问,“这些天你都去王家圪捞帮席,老些天没来小兰亭了。”

    姜桃一拍脑袋,也难怪姜燕会在这等着了,她倒忘了今天刚好是姜正他们旬休的日子。

    “你学了多少个字了?是不是都快超过我了?”姜桃问道,“我整忙了三天都没来得及练,怕是上上回学得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姜燕抓着她的手,在她手心写着:“学到‘绥’字了,我也就比你多学了十来个,你聪明,一下就赶上了。”

    姜桃抓着她温习之前的字,省得李敖待会发难,他可喜欢有事没事插一嘴问她哪个字怎么写怎么念,要是答错了,准得被他连笑上三天。

    姐妹俩埋头说着,姜正和李敖正好提溜着布袋晃晃悠悠走过来。

    姜燕小声冲他们俩打了个招呼,姜正听着姜燕说话,甭管是说什么心里都舒坦,他忙不迭从袋子里拿出四五个红彤彤的柿子来,

    “我去五叔家摘的,都放软了,我尝了一个挺甜的。”

    姜燕看着圆溜溜的柿子,上头还带着白霜,可是现在剥柿子少不了得剥得满手都是,她还得写字呢。

    姜燕蹙着眉头没拿,姜桃倒是不客气的拿了一个,惹得姜正气急败坏的嚷嚷:“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