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罗裙(第1/2页)农家那些小事儿
姜桃把要做孔明灯的事跟姜强说了,姜强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削点竹篾片不费啥功夫,架子我也帮你搭好。”
“那成,爹您每给我做四个,我就给您算一文钱工钱。”
姜强看她一脸认真,也点点头:“行,我到时候找姜工头结工钱。”
父女俩哈哈大笑,姜桃仔细跟他算能赚多少多少银钱,姜强笑问:“得了这么多银钱想买点啥?”
“当然是给奶存着起房子,我没什么要买的。”
姜强上上下下看了一眼她:“过了年就该吃十四的饭了,你也该跟别的姑娘一样梳个髻,买根簪子戴戴。”
姜桃摆弄着两条垂在胸前的长辫子:“买簪子多花钱啊,髻子我也不会梳,披散着头发还不好干活。”
全盘上去那是妇人的做派,张氏和余氏都梳一样的髻子,简单淳朴。
姜强念叨她:“这大冬天的也没叫你干啥活,有空就叫你奶教你梳个头也不费什么功夫,女娃就该有个女娃的样子,还有那冬裙也该置办一身。”
“啷个不像女娃了嘛?”姜桃噘着嘴,“您瞅瞅我这长头发。”
姜强越看越觉得姜桃不像样子,嗓门大,步子宽,一年四季也没见她囔囔着要做条裙,还跟着男娃满村跑。
要是年纪小点倒没所谓,但是也都十几岁的人了,再等个一俩年就该说亲了,这模样到时候谁敢上门?
“你就听爹一回,做个女娃样子,要是真误了干活,你再扎回辫子就是。”姜强劝着,“不然我可不帮你做架子了。”
“行行行。”姜桃没了法子,盘髻就盘呗,左右就这两天。
她跟余氏说自个要穿裙子梳发髻的时候,桌上的大虎差点没惊掉了下巴。
余氏笑眯眯的跟张氏说:“咱们家桃子总算是开窍了。”
“捯饬捯饬也能像个样子。”张氏夹了一筷子菜,“我那还有根木簪子,没戴过两回,就给她使。”
吃罢了饭,余氏带着姜桃翻柜子,现下临时去扯布做一身衣衫是来不及了,只能将就着余氏和张氏的旧衣裙改改。
张氏能有什么好衣衫,翻了柜子也就找到一条带补丁的旧衣裙。余氏摸了摸那料子,都洗的起毛了,自然是不堪用的。
她想了想,还是在枕头底下翻出了钥匙,开了床底下的小柜子。姜桃老早就对这红木小柜子好奇了,余氏自打过来跟他们一块过活之后,往常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拿出来一块使的,就连大虎都晓得她四季有几件衣衫换洗。
姜桃见她小心翼翼吹去了柜上的灰,开了锁,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身大红嫁衣,料子极好,刺绣精致,即便是搁置了几十年,彩线颜色依然不褪。
余氏捧着嫁衣道:“往常日子多难我都没把这身衣衫给当了,再过上两年就能看见你穿这嫁衣出门了。”
她扭头问姜桃:“桃子,你不嫌弃奶的旧衣吧?”
姜桃摇摇头,笑道:“怎么会,嫁衣这般好看,满村的姑娘估摸着都没几人见过。”
再说了,能正正经穿着红嫁衣出门的农家姑娘能有几个?有这身好衣衫,她不光要穿,还要传给下一代去。
余氏小心翼翼将衣衫搁在床上,从底部翻出了一条罗裙,罗裙由四幅素娟拼凑而成,上窄下宽,没有边缘也没有纹饰,只在腰间折了几个褶子。
余氏张开手指量了量尺寸,笑道:“倒是正好,用不着改。”
罗裙为丹碧色,比大绿更要沉,跟姜桃前俩月做藏青袄子正好相配。姜桃换了一身,在余氏面前转了个圈。
余氏笑眯眯的点头:“挺好挺好,就是冬日里吃多了些,腰腹的肉快要藏不住了。”
姜桃捂着肚子嗔怪道:“奶,没有肥肉,还跟往常一个尺寸呢。”
就是腰间紧了点,到夏日厌食的时候很快就会瘦下来的。
余氏叫她坐在桌前,打了一盆凉水,打散了她的辫子,先用梳子沾了水将头发梳通梳直。
屋里也没面铜镜,余氏握着一缕发,耐心的解释着,顺道叫她动手摸一摸,农家人没那多闲工夫,往后还得叫她自个梳发髻。
盘了一个简单的髻子,拿张氏的木簪子牢牢的别了,一半发丝披散在肩头。
余氏左瞧右看,又扯了根棉线帮她把眉毛给绞了个型,这下才叫完事了。
余氏直叹道:“就差盒胭脂了,下回去镇上叫你爹给你带一盒。”
姜桃摸了摸自个的脸,也不晓得现下是个什么样子。
大虎这时候进屋拿东西。瞧见桌边坐着的明艳少女,顿时有些磕磕巴巴,说不出话来。
“好不好看?”姜桃问。
大虎眨了眨眼,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咽了一口口水:“比往常是要好看些。”
跟村里那几位天生丽质的自然比不得,但少女朝气蓬勃,顾盼生辉,罗裙又恰好掐出了那一段曼妙的身姿,说不美,也是假的。
“那就是还成咯?”姜桃站起身,哪个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