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串案(第1/2页)警探长
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郑灿、郑灿的叔叔以及郑彦武之外,其他的能够核查的线索全部核查完毕了。
当初和郑彦武一起为股东的人,分别是刘卫国、孙耀武、李永红、翟兴华、王振华五个人,全是男的。郑彦武卖掉股份后,五个人都用自己的钱购买了一部分,从账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刘卫国已经逝世,他本来是新任最大的股东,但是他死了之后,股份拆分给了几个儿子和侄辈,而这些人又不是什么好鸟,很多都败得差不多了。
其他四个人虽然还在世,但是已经有三个人移民了,股份保留了一部分,也卖掉了一部分。
唯一在国内的,只有王振华,还不在本地,这个人的股份也卖了很多。
目前公司有1%以上股份的人,多达17个,还有零零散散几十个小股东,现在公司的情况,已经没有人再有凝聚成一股绳子的能力了。
警方也联系到了王振华,他对于郑彦武当初的事了解的并不深。
目前对于这案子了解最深的,就是当初去过现场调查的七八个警察。那个年代,消防类型的审批都在公安局,所以也没有现在这种火灾责任认定书,现场的材料都是警察负责的。
年代不一样了,如果是现在,不可能出现这种事,但是在1995年之前,很多事在现在看来确实是不够严谨。
对现场还有印象的警察表示,现场确实是燃气泄漏了。那个时候的燃气还是稀罕物,说是燃气,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液化气钢瓶,只是郑彦武家里有好几个罐。
以甲烷为例,1千克甲烷的热值相当于13kgTNT当量。虽然甲烷的燃烧热不可能按照这个比例爆发,但是几个罐的液化气,威力可是很恐怖的。
现场基本上啥也看不到了。
现场发生过不止一轮爆炸,第一波谁也没赶上,去了之后就看到熊熊大火,然后当时大家就想办法灭火。
这是个山庄,也没有消防栓,那年代的消防车也很差,根本就压不住火。后来,过高的温度可能是把几个罐给烤炸了,然后发生了第二轮,本来就不太结实的房子彻底坍塌。
在这种情况看现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可以说有点困难,省里面还专门去人做过调查,最终确定是一个罐发生了泄漏,然后爆炸着火。
现场能够确定的死者有两个人,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据事后给郑彦武取笔录,当时郑彦武的家人都在家,一次性全没了。
看完这个,白松对郑灿可能是郑彦武的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同时他也明白了,郑灿的叔叔有极高的概率知道一些事情。因为这次是燃气问题,不是普通的木材着火引发的火灾,所以基本上不存在着火后有人把人救出这样的事情。
白松分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郑灿的叔叔是郑彦武家里的管家,案发时正在屋子外陪着小少爷玩,结果逃过一劫。但这种情况不好解释,因为管家不可能不找郑彦武。
第二种情况是,郑灿的叔叔是提前就知道有这样的惨案发生,但是已经阻止不了或者不敢阻止,出于其他目的把人救了出来。
至于其他的不良目的倒是不好推测。
现在城市对管道煤气有着严格的应急管理和报警机制,已经非常安全了,很多地方已经禁止私自运输、买卖液化石油气罐,但是在那个年代,情况完全不同。
通过对命案的梳理,目前发现了足足八起可能有关联的案件。
其中有三起和印染公司的人有关。1997年,印染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当场死亡,在那个车子不是很多的年代,这种案子肯定是需要额外关注。
1999年,印染公司发生操作事故,造成几十公斤高毒化合物泄漏,一名工人死亡,四名工人留下了永久的后遗症。
2001年,出国的三个股东之一,孙耀武的儿子,在长河市的一家酒吧与人发生口角,被人捅死,凶手下落不明。
这三起案子,第一个司机已经处理,第二个已经处罚了相关责任人,第三个则不可知。
除此之外,还有五起案子尚未破获。
第一起和第二起发生在1995年,当时两个长河市下面乡镇的人,在隔一天的时间里,被相同的方式杀掉,而经过调查,这两个人都没什么仇人,也没什么共通之处,都是普通的小老板,经过调查,这两个人也没有得罪过相同的人。
第三起发生在2008年,是距今最近的一起,作案手段和上面两个有些类似,嫌疑人的情况依然不掌握。
第四起是2006年的案子,发生在张家市,死者死因是氰化物中毒,嫌疑人是他的朋友,外逃已经八年。
第五起是1999年的车祸案件,肇事车主逃逸,至今不知道是谁干的。这个案子之所以可能存在关联,是因为死者是印染公司的合作方之一,当时也有很多人关注这个案子,最终也没找到。
白松等人把每一起案子做了各种关联性的核查,目前也就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