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贝加尔湖全面封冻(第1/2页)从西伯利亚开始当神豪

    2020/01/02,天气晴,-18℃,天空中虽然隐隐有一缕阳光,却仍然非常干冷。

    寒风瑟瑟,体感温度非常低。

    地面有一层薄薄的松散积雪。

    贝加尔湖已经封冻,冰层不厚,但是全域都基本结冰,除了北部少量不冻区。

    渔船捕捞,不得不暂停下来。

    即将开启冰面冬捕模式——

    骡马、汽车、渔网、雪橇、捕捞队集结准备去湖心区域,凿洞捕捞凹目白鲑。

    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冬捕期!

    冰层不够厚,作业太危险了。

    捕捞船队破冰归来,十几艘小渔船跟在枫叶号屁股后面,回到乌斯季巴尔古津。

    最后一批鱼获也被运回农场!

    50Τ凹目白鲑、三文鱼、细鳞鲑、哲罗鲑和淡水鳌虾等等,入库又安排发货。

    瓦吉姆开车送去乌兰乌德——

    伊娃也告辞返回克格勃上班。

    元旦节休假,只有短短两天。

    克里斯汀娜、莽汉、伊娃,三人一起开车去乌兰乌德,凌枫原本也想去,可惜捕捞队又预约想来拜访,商量冬捕的大事情。

    美女御姐拒绝男友送自己:

    “不用了,亲爱的,认真工作,我有时间会来找你的,你有空可以来看我。”

    “但是不需要专门去送我!”

    好吧,老婆大人深明大义,凌枫只能同意她的要求,让瓦吉姆夫妻帮忙送去。

    自己等待渔民们前来拜访——

    瓦西里、小铁匠、小卷毛,三个人结束休假回到农场,参加安排后续的工作。

    老石头船长带着渔夫们过来。

    与农场主先生见面洽谈合作。

    并非价格的问题,而是大家要分配好捕捞的区域问题、分组问题、安全问题。

    这次冬捕,他们上百人参加。

    分工合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冬捕虽然有趣,大家经验丰富,但是如有谁掉进冰窟窿,99.99%必死无疑!

    冰层下的水很冷,冰又非常厚,往往根本来不及救援,就会漂到更远的区域。

    水深千米,尸体都不用找了。

    端足类虾会把垃圾清理干净。

    凿冰?没有五分钟可凿不穿!

    以前大家是用雪橇捕捞,现在已经有汽车和气垫船运输,更安全,效率更高。

    每个组,差不多十五人即可。

    七个组相当于五条船的产能。

    没错,冬捕,效率比较低,肯定是比不上船的捕捞效果,没办法,只能这样。

    还好,冬捕也没有那么辛苦。

    只需要凿两个洞,下网,等待,然后用机械自动收网,不过选位置也有技巧。

    今天就是来与老板商量分工!

    确认捕捞队的地盘儿和分组。

    原本十几条渔船的船员,还有一大堆兼职的新渔夫,合并,临时在一起合作。

    运气,实力,经验,都不同!

    如何分配?大家想听枫哥的。

    上午,老石头彼得船长,还有另外上百名老老少少的大汉,在停车场上集合。

    其中很多人并不是职业渔夫。

    兼职、农夫、菜鸟,甚至学生,有大学生来赚生活费,吵吵嚷嚷,人声鼎沸。

    凌枫与尤里大叔、老石头、瓦西里他们先讨论之后决定,让这些人自由合作。

    反正,只要七个小组就够了!

    “老石头船长,你看看他们,有冬捕经验和物资的船长,先找七个人出来。”

    “然后,自由选择,公平分配,以小组单位各自合作,我们农场负责运输。”

    “大家安安心心的捕捞即可。”

    冬捕,毕竟效率低,帮忙运输就相当于扶持大家的运营,又增加了生产效率。

    众人纷纷欢呼雀跃的感谢——

    “谢谢老板,您真是大方啊!”

    “老板,我要申请一个小组,我们有冬捕的全套设备,还可以再邀请两位船长,一起去贝湖中部合作捕捞,总收入均分。”

    “还有我,我有冬捕的机械!”

    “我们有二十年冬捕的经验。”

    尤里大叔和瓦西里他们,非常认真的考虑之后建议挑选,决定了组长名单。

    然后,邀请/分配捕捞队员。

    七支捕捞小组,明确了区域,在一条线上的位置捕捞,方便农场去运输鱼获。

    OK,让他们回去做好准备!

    等俄历圣诞节(1-7)后就开始。

    凌枫并不担心货源,万一不够,派人直接在市场上收购,反正没有什么区别。

    老石头船长高兴的夸赞吹捧:

    “老板,谢谢您的支持,我们捕捞队越来越有名气了,收入也是同行最高的。”

    “有什么需要,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