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人有千面,但是文字只有一面(第2/2页)文坛缔造者

自己的胸前。

    有的在祈祷未来,有些在祈祷现在。

    当时,他一定就是在这里放下属于他的莲花灯的。

    那些旅客这样想到。

    每一次去跟着叶怀瑾的脚步旅游,总感觉自己内心被净化一样。

    有些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见到那一对兄弟。

    也没有见到大石门旁边那户人家的门打开过。

    在网上,有人特地列出了一个榜单。

    第一个是十八潮。

    这个公认的。

    第二个就是刚刚上榜的姚冠池。

    而下一个是哪里?

    谁也不知道。

    估计只有叶怀瑾和刘温延他们知道这个问题。

    在一栋小型别墅当中,一个老人手里拿着几张白纸,白纸上面打印出了所有叶怀瑾桥景写的文章。

    然后半晌之后,吐出一句话:

    “他变了。”

    “什么?”

    刑学林还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变了?

    “他。”

    朱凤清指了指白纸上面叶怀瑾那三个字。

    朱老比赵正诚的年纪都要大上不少。

    脸上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昏沉,眼珠子带着一点的浑浊。

    身子也是有些嶙峋的骨瘦。

    “小林啊。”

    朱凤清轻轻的喊了一声。

    “在的老师。”

    “以后,只要是他有什么文章或者是作品拿出来了,记得带给我。

    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

    刑学林都没有想到过居然自己的老师会这么的看好叶怀瑾。

    还记得他说过近代文坛没有什么能够激荡风雷的人物,他很失望。

    也不想再去对那些人评论什么的,一心搞研究。

    不过现在看起来,似乎叶怀瑾并没有算在那帮人当中。

    刑学林还记得当时自家老师之前给出的一句评价。

    他是一道光……

    “人有千面,但是文字往往会折射出那个人最本质的一面。

    人没有必要对着纸张撒谎,也没有必要对着日记撒谎。

    或许,我们能够在文字当中解读最本质的叶怀瑾。”

    朱老缓慢的抬起头看向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