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存盘河图洛书(第2/3页)穿越寻侠记

一下山脚下海中的景色么?”

    羽裳说道:“景色是很美,不过欣赏过了也就是了,一直看也看不出花来。”

    李智云微微摇头,心说这河图洛书果然神异,看不懂的人就是看上一年也未必能够看懂,当初那秦皇汉武和曹孟德想必也是有眼无珠之人,面对如此神圣宝典却懵然不知,只看了个热闹就走了,羽李二女何尝不是如此?

    李蓉蓉不知李智云心中所想,忽而有感,指着一面石碑说道:“智云你看这魏武帝留下的诗句,当真是磅礴大气,不愧为一代人杰、治世明君。”

    李智云看见那碑文上面刻的正是曹操的那首《观沧海》,就笑着点头道:“曹孟德的诗句还行吧,只是写景有余、抒情不足,可以凑合着读一读。”

    羽李二女闻言尽皆骇然,心说夫君好强大的气魄,居然不把魏武帝曹操放在眼里。

    李智云不理两个美女愕然的神情,抬头眺望远方,忽见东面海平线上露出了一角风帆,顿时心头一喜,正想说话时,忽觉脸上一凉,却是一颗雨滴落了下来。

    此时天色变得更加阴暗,真的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虽然没有雷电交征,但是天海之间皆已滂沱。

    原本蔚蓝的海平面已经变得灰暗阴沉,那抹风帆却是完整地露了出来,那是一艘船,在白色的巨浪中破浪前进,正往碣石山这边驶来。

    李智云瞬时有了主意,转头看向李蓉蓉时,却见她仍在注目自己,似是等着自己继续之前的话题,就淡淡说道:“说来也巧,我此生最敬仰的一个大人物也曾做过一首诗,你们听好了。”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诗么?”李蓉蓉和羽裳都有些诧异,“不过听起来倒是蛮上口的。”

    以长短句为形式的词是从唐朝兴起的,此时却还没人开此先例,不过既然李白都曾做过几首菩萨蛮,就说明这种形式的诗歌是可以被这个时代里的文学女青年所接受的。羽李二女都是受过文墨熏陶的,自然能够品出其中的妙处。

    “哦,这是一首词,名字叫做浪淘沙。你们两个不必拘泥于格律字数,只需品味其中的意境即可。”李智云煞有介事地说道。

    如今这个地方还不叫北戴河,所以他把太祖的词名直接省了,只留词牌名。太祖的诗词是不能剽窃的,就算李智云有这个厚脸皮,点娘的编辑也未必肯干。

    羽裳皱眉道:“秦皇岛,你是说咱们身处的这座碣石山叫做秦皇岛么?”

    李智云摇头道:“那倒不是,应该说整个卢龙、昌黎辖境都属于秦皇岛,卢龙那边不是还有秦始皇的行宫么?你们不知道?”

    “那么做这首浪淘沙的大人物是谁呢?”李蓉蓉问道。

    李智云继续盯着那艘越来越近的船,缓缓说道:“他嘛,他是咱们华夏民族的大救星。至于他的名字嘛,点娘不让说,就不说也罢。”

    羽李二女听得一头雾水,却又不好多问,这时她们也看见了那艘船,羽裳忽然笑道:“夫君只怕这首浪淘沙是你做的吧?即景倒是即景了,可是那艘船却似乎不是打渔船,我怎么看着它像是战舰呢?”

    羽裳说得没错,往这边驶来的正是一艘三桅战舰,李智云已经能够看清上面的旗号,飘扬在雨中的旗号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隋”字。

    于是答非所问:“看见没有?这就是远征高句丽遭遇风暴的大隋水军,只剩下这一艘船了,你们两个准备一下,咱们就用这艘船离开此地。”

    李智云的判断就比羽裳更加准确,来船的确是大隋水师舰船,而且是水师旗舰,周罗睺的战船。

    大隋水师在海上遭遇风暴,强劲的台风几乎摧毁了所有战船,只有周罗睺的座舰硕果仅存,是因为这艘旗舰建造最为坚实耐用。

    水师旗舰之上,坐在船舱里的周罗睺一脸沮丧地看着大雨中的海岸线,海上风暴剧烈,已经无法原路返回,只能就近在这渤海湾登陆,只不知回去如何面对皇帝的龙颜盛怒。

    一仗没打就损失了八成战力以及全部战船,就算回去重整旗鼓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办得到的,只能把这一战的希望寄托在杨谅和王世积的陆军上了。

    此时他还不知道汉王杨谅的大军遭遇了瘟疫,三十万人四了四万,剩下的二十六万虽然获救,却也没有了远征之力了,就算一个月后大军休整完毕,又如何敢于进入白山黑水之间的冰天雪地?

    他收回了眺望的目光,端起身边那壶所剩无几的绿蚁酒,酒入愁肠愁更愁。

    忽然有水兵来报,声音充满惊惶:“启禀周帅,海上有一个人跑过来了。”

    “胡说什么?”周罗睺立时大怒,人怎么可能在海面上跑?

    刚想喊人重责这个虚报消息的水兵,却听见甲板上响起一片嘈杂,却是船上的水兵都在惊呼。单以人数载员而论,这艘旗舰上面已是严重超载,因为它容纳了太多其它舰船上落难的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