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宗旨(第1/2页)脑界传奇

    “却回龙武军前过,当处教开卧鸭池。”——王建《宫词一百首其九十三》

    .

    当听到诸葛浪说众人要回返时,怒龙江水寨的各位当家把头都很是吃惊,这怎么刚来,还没盛情款待,也没逗留几日,欣赏一下怒龙江水寨的附近的大好风光和风土人情,就直接开拔,这如何使得?

    于是众位当家把头都劝诸葛浪一行人多逗留几日。

    但诸葛浪几次婉言谢绝,称还有要事要做,便率众人告辞出寨。

    全寨几百号弟兄和寨民都争相出来送行,将水寨大门内外一直到江边码头,都围得水泄不通。

    依依惜别。

    只到诸葛浪等人以及柯楠姐弟俩都上了船,扬帆远去了,满码头的人还都纷纷挥手。

    “七弟弟,小帅哥,要想着姐姐,一定要回来…”

    渐行渐远的江面上传来了侣四娘的痴情呼唤。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

    一向温柔、乖巧的柯楠忽然变了,杏眼圆瞪,脸色阴沉。

    “额…”

    诸葛浪忽然间就感到非常头疼。

    “我,已经是怒龙江水寨第七当家的把头,坐第七把交椅,这是我的四姐啊,就这关系。”

    诸葛浪无奈回答。

    “你骗人!”

    柯楠的表现,让诸葛浪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的直觉往往是特别强大也是特别准的!

    “没有,没有。”

    诸葛浪连哄带劝,总算暂时打消了他初恋女友的猜忌。

    顺风顺水,一路风驰电掣一般,渡船驶到了渡口。

    众人下了船,当柯楠看到了客栈边向渡口张望的父亲时,眼泪肆无忌惮地开始流淌。

    “爸爸!”

    柯楠带着红孩儿飞奔而去,穿过熙攘的人群,扑进柯震恶的怀里。

    一家人相见,场面自是十分感人。

    待这一家人都缓过来情绪后,诸葛浪带众人过来向柯震恶一家辞行。

    又是依依不舍的惜别,又是愁肠百结潸然泪下。

    诸葛浪等人终于踏上了回毒龙寨的行程。

    几日过去,当一行人回到毒龙寨,山寨里像过节一般,给此次出行的十余人接风洗尘。

    诸葛浪向宋小江等山寨留守的匪徒,汇报了此次向南发展,探访怒龙江水寨的前后,被大家一致称赞。

    “我就说嘛,当初咱们在仁义山时,我就曾言,阿浪这小子将来必成大器,能委以重任。这一次居然未动一兵一卒,一刀一剑,便成为了怒龙江水寨的第七当家的把头,实属可喜可贺之事。来,我等敬阿浪一杯!”

    宋小江称赞起诸葛浪,众匪徒都举杯相庆。

    众人畅饮一宿,醉醒后已是第二是午时。

    诸葛浪提议召开山寨骨干会议。

    待山寨里的主要人物都到了议事大厅后,诸葛浪用一张大白布铺在大厅中的地面上,用烧柴后的炭在大白布上写写画画。

    不一会儿一幅毒龙寨周边的山河地理形势图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虽然诸葛浪的画功不怎么样,但众人根据他的绘画和标注,仍能清晰地看出来此图所标注的内容。

    这是当前以毒龙寨为中心,以仁义山原班人马和毒龙寨的大部分人马为主,以征伐来的各个地区人马为辅,组成的合成军,所征伐来的现有势力范围。

    南至怒龙江,东至卧龙城,西至匪镇为主的西方沙漠边缘地区,北至一线天隘口,仁义大军实际掌控的疆域,足有近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当然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盗匪层出不穷,今天为民,明天可能就会成为匪,今日之匪,可能明日日子安稳了,又赶上好年头,大部分地区生活都安逸富足,起码能解决温饱,那些过了一段时间土匪生活的饥民、难民们,也会放下刀枪棍棒,重新拿起锄头或鱼叉。

    这一类的散兵游勇式的“民匪”,不是诸葛浪新思想下仁义大军征剿的对象,只有那些终年占据山头、寨子,穷兵黩武,穷凶极恶,完全不讲江湖道义和仁德的匪类,整日里欺压乡里,劫掠过往行人的匪贼,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才是被征伐的目标。

    侠肝义胆,除暴安良,一向是诸葛浪在仁义山大军里提倡改革后,所一直遵循的原则。

    而在那些“民匪”和“真匪”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不太好介定的匪类,他们不具规模,但三五成群,或单独行动,却能为害一方,让人深恶痛绝。

    诸葛浪决定向这些散兵游勇下手,彻底整肃“辖区”内的土匪祸患。

    一群土匪山贼,提出了整肃“辖区”内的土匪祸患的口号,虽然让人听着可笑也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地发生并进行着。

    “这种散匪,应该怎么清剿?并不是占山为王有名号的主,基本都是游击战术的流寇,滑不溜秋,和泥鳅一样,不好逮啊。”

    有人提出了异议。

    “没关系,呵呵,我们可以撒大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