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求救(第1/2页)最后一世劫
说完后指了指她的肚子,杨清清忧心忡忡:“阿竹,你真打定了主意,不把他的存在告诉他爹?”
“嗯,我只要守着这孩子,就已经满足了。”吴文竹轻轻点头,一派云淡风轻。
无论什么道理都在信中跟她说透了,所有的明路也都跟她指了,可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犟,就认准了这条呢?
到了如今多想也无益,杨清清又问了她的衣食起居,叮嘱她保养好身子后便离了。
看着杨清清离去的背影,吴文竹心里有些难过。
她的心上人,她腹中孩子的爹,已经在跟沈家姑娘议亲了!
杨清清并不知道这件事,等到她听说了的时候,秦亦昭跟沈珍珠两人已经定下了婚期。
回来的第二天太子暗中来过了,那次他带着杨仔,一家人说了会话,两人谈了些公事和朝廷的发展,之后没多久便又散了。
到了七月初七,秦亦昭和沈珍珠大婚,虽然有些遗憾,杨清清还是准备了大礼,让赫连锦代她送去秦家府上。
只是她并不知道秦亦昭和赫连锦两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并且赫连锦拒绝了秦亦昭,所以秦亦昭才会听从祖母的安排跟沈家联姻。
赫连锦到了秦府的时候,恰好是迎亲队伍回到秦府的时候,他与坐在马上的秦亦昭四目相对。
两人很久都没有正式见过面了,此时都万分的尴尬,慌忙着错开了眼。
赫连锦并没有收到喜帖,所以只让小厮把贺礼交给秦家的门房后,转身便匆匆离开了。
除了两个当事人,谁也没发觉有哪里不对,都欢天喜地的等着新娘子下花轿。
人群中的尤茗香看着心上人大婚,脸上挂着泪水,极其的不甘心。
他为何就不再等一等她?再等一等,今日花轿中的人就是她了呀!
手中握着姑姑的懿旨,尤茗香的心碎成了片。
那日在大殿中挑衅了杨清清后,她一直在府中禁足,不知京都究竟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之后知道了杨清清的祖父祖母在同一天如世后,她心中竟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让她觉得无比的满足。
后来听说姑姑在给她物色人家,她心里一慌,就跟姑姑说自己心有所属。原本她只是心中矜持,所以无论姑姑如何打趣她,她都一直不曾开口说这人是谁。
后来姑姑承诺她,无论这人是谁,都亲自为她二人指婚。
等尤茗香满脸娇羞的说出这人是秦亦昭时,姑姑虽是很意外,却也真当即写了一道给二人指婚的懿旨。并且当着她的面,盖上了凤印。
她请求姑姑,把懿旨给她拿着,她想亲自去跟秦亦昭说这个消息。
可到了家中后得知茗舒在外面与人打架,把对方给打残废了,哥哥怕人报复她们便不让她出府。
等这件事摆平之后,她立马写信约见他,却久久都得不到他回信。
后来她按耐不住亲自登门拜访,却在那天见秦沈两家在过大礼,只差迎亲了这一步了。
秦亦昭似有所感,猛地扭头看去,只见人群中尤家的那个可爱的小姑娘正梨花带泪的看着他。
他有些心虚,慌忙收回了视线,此时不禁在心里头苦笑。
一个是好兄弟,一个是与另一个兄弟有过婚约的姑娘,他真是流年不利啊!
那天收到尤姑娘的信时他都懵了,他只是算认得她而已,连话都没说过几句,可她为何突然给自己表白心迹,还问自己愿不愿意娶她?
翻身下了马,秦亦昭去背着他的新娘跨过火盆了进府,不再去想这些是是与非非。
清悠院中,杨清清喝了杯提神茶,又在计划书上做了些改动后,抬头转了转有些僵硬的脖子。
看太阳已经落山了,她便让童童收了桌子上的东西,去用晚膳。
桌上有几种素菜,一碗小米粥,吃在口中寡淡无味。此时,她不禁开始馋各种美食小吃了。
只是想了半天,又沉下心作罢。不过是口腹之欲,既然都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也不差接下来这几个月的了。
这天依旧睡的是院中的吊床,只是睡到了半夜,她突然被急促的拍门声给吵醒了。
“谁啊?这半夜三更的,有什么事?”守门的嬷嬷一边问,一边摸索着去开门。
来的是个小厮,小厮此时急切道:“李妈妈,小的叫小银,左侧门守门的是我娘。
我娘说此时门外有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大娘上门来求救,说她家姑娘突然要生产了,求府上帮着她去请个产婆。”
“阿竹生产?”十一月初的事儿,如今才七月,那才怀了八个月。还不足月呢,怎么会这么早就发作了呢?
杨清清心里有些慌,立马从吊床上跳了下来,让府上的郎中先跟着那大娘一起回去。
之后让门房拿了她的帖子,去近处的医馆找接生婆,她也匆忙带着童童去乘了马车去她的住处。
她们主仆二人紧赶慢赶的,等到了阿竹的住处时,却听到了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