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离别(卷终)(第2/3页)超神祖宗

!”

    “陈夫人,老朽家中也无长物,这株三十年野山参,便赠予李家,作为贺礼吧。”

    里长躬身说着,将野山参取出。

    这株野山参,品相极好,都快长成人形了,若是放在市面上,少说二十两银子,够买好几亩耕田了。

    里长这个职位也就是与乡绅同管本村,捞不到多少油水,他能送出这份贺礼,已是下了血本。

    “老东西,还嫌我们攀附,自己还不是跟狗一样的?”

    一些乡民,见到里长阿谀的模样,不由在心中冷嘲热讽,当然,这话嘴上是不敢说出来的。

    “陈夫人,你记得吧,这些年老朽可没少帮衬你们李家!”

    “前些日子郑屠户那短命鬼行凶,还是老朽带人过来帮手的。”

    .......

    李茹和李荆棘对村民们突如其来的拥趸和巴结,感到极其不适,干脆拉着侄儿李瑜躲回家中,以图清静。

    应付这些人的事情,尽数交给了陈清浅和儿媳周萍。

    两人应对得体,落落大方,倒是将贺礼悉数收下,对每一位前来道贺的村民都报以微笑与感谢。

    ......

    ......

    报喜过后六个时辰,李策之才姗姗来迟,从离阳府赶回家中。

    刚进村,他便受到了极其热情的待遇,花了不少精力应付,才得以脱身,回去和家人团聚。

    “娘,我回来了。”

    李策之回到家,见母亲等人早已在家里等他多时了。

    一家人便是趁着难得的清闲日子,在家里一同吃了顿庆功宴,喝的伶仃大醉。

    到了夜间,又结群来祠堂,给李朝歌上香祷告。

    尤其是李策之,今夜喝的最多,高中的喜悦,让他心中压力顿解不少,抱着牌位说了不少糊涂话。

    李朝歌蹲在牌位上,瞧见一家人喜庆模样,自然也是老怀欣慰。

    儿子中秀才了。

    李家,终于不用在这穷乡僻壤窝窝囊囊的当一辈子庄稼汉了。

    以后的李家,定会越来越好!

    之后的三天时间中,李家大摆流水席,不光是宴请本村乡民,便是邻村之人,只要想来吃,便随时欢迎入座。

    三日庆功宴,令南山村罕见的热闹了一番。

    待到宴撤人散,李家也将南山村的几亩耕田变卖,只留下这栋老宅,收拾好细软行囊,准备离开南山村,举家搬至离阳县府。

    来送最后一程的,是柴员外一家子。

    “柴叔,日后若在外寻到治您病情的法子,我们定会回来。”

    李荆棘正和柴刚道别,并告知让他不用过分忧虑。

    “罢了,若能多活些时日,便是最好,若不能,我也无憾了。”

    柴员外说着,拉起了身旁周夫人的手掌,两人十指紧扣,相视一笑。

    人生能遇良人,已是无憾。

    “倒是你们,都有出息了,我真替朝歌感到高兴。”

    “以后有空,欢迎回来看看,但.....切莫再困在这一方小天地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属于更大的世界。”

    李家大人们,都在和柴员外夫妇道别,可坐在马车上的小李瑜,却左顾右盼,心思定不下来。

    他一直没瞧见柴芳,原以为,她至少会来送送自己的。

    想着,李瑜越发失落,低着小脑袋,有些委屈。

    “小瑜子!”

    忽然,马车后方传来一声清脆的稚童声,他忙回头望去,只见柴芳双手抱着一个风筝,上气不接下气的踏着泥泞,一路小跑过来。

    “芳芳。”

    李瑜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眉间有着藏不住的喜色。

    “这个,给你!”

    柴芳跑到马车侧畔,将风筝递给了他。

    李瑜抱起风筝,只见筝布上,竟用毛笔绘着画,两面皆有,各不相同。

    风筝正面所绘,是他和柴芳两人在田里放风筝的景,尽管画工粗糙,笔法稚嫩,但能看出来,她用心了。

    而在风筝的背面,则是有些抽象,只有柴芳一人。

    背面画中的柴芳,膀大腰圆,一脸凶相。

    “小瑜子,往后到了离阳府,你若是想我了,就看看风筝正面,若有人敢像我欺负你那样似的欺负你,你就把这风筝背面给他瞧,告诉他,你是我罩的。”

    “若他还不怕,你就回南山村告诉我,我一定想办法去县府,替你收拾他!”

    “恩!”

    小李瑜重重的点了点头,眼眶微微湿润。

    原来芳芳还是惦记自己的,还担心自己到了府县会受人欺负。

    原来那天她不是不愿和自己交换礼物,只是还没画好......

    小李瑜的手掌死死的攥着风筝的支架木杆,视若珍宝。

    道别了柴员外一家,李家六口人乘着马车,轻装上阵,驾马离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