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家主之位(第1/2页)超神祖宗

    “坐吧。”

    自诗会散后,许庆师对待李策之的态度也有了很大变化。

    别的不说,单是这将进酒的名篇,就足可让许庆师另眼相待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这样的文字,堪称大才,远胜寻常学子,哪怕是他们这些文坛泰斗,也要自叹弗如。

    “今日过后,士林将会传遍你这首将进酒,届时,应当能引起神都纸贵,令你声名暴涨呐。”

    端起一杯茶水,许庆师缓缓感叹道。

    “许先生谬赞了。”

    李策之没有落座,只是负手站立。

    他心中知晓,这诗词,不是他能写出来的。

    据父亲说,他是从另一个世界抄录来的。

    李策之想着,父亲如此多的奇思妙想,身上总有挖不完的故事,想必,也都是出自那个世界。

    “我可没有谬赞。”

    许庆师面色一沉,神情严肃了许多:“你这首诗,大离文坛十年内,堪称最佳。”

    “只要传开,你名望必然水涨船高.....但,高处不胜寒。”

    他缓缓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若是你在科考落榜,这份声望,怕是会成为旁人攻讦嗤笑你的把柄。”

    古往今来,最忌的便是德不配位,登得越高,也就摔得越惨。

    先前在诗会上,陈安说李策之考不上举人的话,他也听在了耳朵里。

    事实上,他也和陈安有着同样的想法。

    李策之年纪轻轻,在诗词上造诣如此之高,怕是醉心于此,其策论会远逊色于诗词。

    只是当时在场,他不好明言,才等到四下无人说出来。

    李策之微怔,原来,许先生是担心这个。

    “许先生,我对这次科考颇有信心,纵然难得榜首,取个举人也不难。”

    他认真道。

    许庆师眼神微眯,似有些不信。

    他拿出基本专攻策论的经义,抽查了半个时辰。

    最终,脸上的肃穆化作了笑容:“不错,的确不错。”

    单单是对经义的理解,李策之虽算不得最顶尖,也可以说合格了。

    诚如他所言,正常发挥,举人如探囊取物般简单。

    “那我便放心了。”

    许庆师拍了拍李策之的肩膀,对他道:“有此诗词造诣,加上策论科考的能力也能跟得上,便没有短板了。”

    “不出一月,你便会名满士林!”

    他这句话,显然是准备全力帮扶李策之了。

    凭他在文坛声望,加上李策之自身才华,不久后,士林便会崛起一位皇党大才。

    .....

    .....

    从许庆师的府邸走出来,李策之深吸了一口气。

    “这首将进酒,当真是千古名篇。”

    他没想到,仅是一首诗,就让许庆师改变了态度,对他大为看重。

    有许庆师的看重,未来李策之的士林前途,必是一片坦途。

    陇川府,李家。

    当李策之赶回来,李家热闹非凡。

    族人们个个面带笑容,喜不自禁。

    “三叔祖回来了!”

    有明字辈的族人瞧见李策之进门,顿时喊了一声。

    一时间,李家诸多族人,竟齐齐向他道喜。

    “三叔祖,您当真是文思如海,乃大才也。”

    “恭喜三叔祖,在诗会技压群雄。”

    几个族人向他道喜,让李策之有些愕然,这消息怎么传的这么快?

    诗会结束没多久,竟整个李家都知晓了。

    “呦,三叔,您可回来了。”

    李长青姗姗来迟,连忙上前行礼。

    “怎么回事?”

    李策之瞧着这阵仗,眉头微蹙,低声问道。

    “您有所不知,先前参加诗会的陇川府家族子弟,回来后便大肆吹捧您的才名,将进酒一诗,已是传遍了半个陇川府的乡绅家族。”

    李长青说着,脸上颇有些扬眉吐气的神采:“没多久,已有五六个当地家族,差人送上贺礼,恭喜我李家出了个才子。”

    那些个家族,此前见李家被柱国世家开革出族谱,日薄西山,早就不来往了。

    而今,这些个势利眼,嗅到了李策之或许会崛起的契机,又赶忙差人送礼,想修好关系。

    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李家一日不如一日,已许久,没被这些家族如此重视吹捧了。

    一切,都要归功于李策之啊。

    他才是李家崛起的希望。

    “三叔不愧是三叔祖的种。”

    李长青笑道:“有三叔一脉回归家族,我李家便有了希望!”

    只要李策之能入朝为官,并在士林积攒下不少声望,足以一人托举整个李家,日后重新迈入望族行列,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