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科考放榜,会元之争。(第2/3页)超神祖宗

出的定国安民的策论《黎民论》。

    两人关于治国的思路相近,但在细微处,仍有差异。

    李策之所写的《鬼神论》,关于百姓管控方面,较为温和,采取教化之策,徐徐图之,让百姓逐步适应鬼神存在。

    而李天都则是更为冷酷严苛,《黎民论》中,对于如何管控百姓,近乎提出了豢养的法子,姿态有些过于高高在上了。

    姜遗恨伏案细思,手掌虚托起两份策论。

    当他的手掌接触到策论之时,这两份策论,都开始散发出淡金色的光泽。

    这是文运显化的效果。

    两份策论交相辉映,照映的整个屋内都金光闪耀,竟是谁也不逊色于谁。

    “这两份策论的文运,当真是难得一见。

    竟都达到了镇国的档次,今年出了两个好苗子,说起来,都是李家的人。”

    姜遗恨手指轻叩在木案上,眉头微蹙。

    他为难的,自然不是该不该收入榜单。

    这两份策论,进士提名完全不用多说,甚至在往年会试科考,能出现一份镇国级别的文运策论,就足够拿到会试榜首了。

    可偏偏,出了两份,还文运相近,思路相仿。

    这可就不好分出高低了。

    “罢了,这难题,还是交予陛下处理吧。”

    思索了很久,姜遗恨紧锁的眉头缓缓松开,差人将金榜题名的名录,送进宫去。

    .......

    .......

    李策之正在客栈中饮酒。

    随他一道,从明州来的皇党举子们,都在客栈等待。

    这些人,自然是没有李策之这般轻松惬意的心思。

    马上便是放榜了,除却对自己极有自信的考生,其他举子们,大都心神不宁,忧心忡忡。

    这一点,便是朱元也不曾免俗。

    虽说,他的文运和才气,在诸多举子中,也是上乘,但即将揭露进士榜单,心头难免还是会有患得患失之感。

    “李兄倒是坐得住。”

    朱元瞥了一眼自在饮酒的李策之,苦笑起来:“以李兄的才气,自然是不需为中榜担忧。

    但外头现在都在传你和明王世子的事情。”

    “甚至,已有人下注,赌你和明王世子,这次科考成绩高低。

    李兄就一点儿都不在乎?”

    李策之洒然一笑:“这有什么好在乎的,都是些无用之争。”

    虽然李天都和李策之,因同宗的关系,加上一些非议,在许多人眼中,似乎隐有竞争的关系。

    可事实上,两人关系并不糟糕,李策之自然也没有非得压人一头的心思。

    可李策之这份洒脱,在朱元眼中,倒是显得知足常乐了。

    “也对,这比较,确实毫无意义。”

    朱元微微摇头,想着李天都自小便是天潢贵胄,生活在柱国世家,有着最好的大儒教导。

    耳濡目染,起点要远高于寻常学子。

    李策之虽同样天资极好,少年英才,毕竟是出身逊色了许多。

    这般对比,着实有些不公正。

    “放榜了,放榜了!”

    忽然间,神都府衙,有吏员送榜前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焦灼等待科考成绩的考生们,都是精神一振,连忙凑拢过去。

    和乡试洲试不同,会试放榜,会有神都府衙专人派送。

    一旦圈定了成绩,便会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到。

    然后,再由神都府衙的吏员,送他们到皇城之外,进宫面圣。

    不用等待,直接可以参加最后的殿试,由陛下亲点状元,探花,榜眼之名。

    至于那些落榜的举子们,便是不会再有后续,只能黯然神伤了。

    众多考生围簇在一团,屏住呼吸,极为紧张的望着榜单揭开。

    第一行,会元之名,出现在众人面前。

    会元:李天都,李策之。

    “怎么会有两个会元?”

    “李兄,竟是和明王世子科考成绩并列?”

    瞧见这一幕,众人的反应有些错愕。

    “李兄,你居然中了会元!”

    朱元瞪着眼睛,有些激动的拍着李策之的肩膀。

    “很奇怪吗?”

    相比之下,李策之要淡然许多。

    他对自己的文韬早有自信,加上父亲保佑,连中三元也不稀奇。

    “天呐,我压了三百两银子!

    策之兄居然和明王世子并列会元!

    这银子,打水漂了,这可是我的安家费!”

    “天杀的,我也下注了两百三十两纹银,这回可赔大了。”

    短暂的失神后,许多皇党举子哀嚎起来。

    这些人当中,竟是有半数,都曾在坊间下注,参与李策之和李天都试考排名的赌局。

    很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