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刘东升返乡三板斧(第2/2页)铁佛城首富

叔,怎么我说什么都行?刘永旺笑笑说,这个事我比你早琢磨了一个多月了。只是这是个大买卖,只要你不老是惦念着成立建筑公司去深圳,这个买卖我使大劲儿地支持。

    刘东升说叔啊我小时候要饭,有一次吃撑了管了三天没进食,我不会放过每次有饭吃的机会,只要有吃的就敞开肚皮往死里吃。宁做撑死鬼不做饿死汉,吃进肚子就是赚。这事我干定啦。说完一个响屁蹦出来,惹的永旺叔哈哈笑。

    工商局的小郝来村里给刘东升培养的技术员送资料,刘东升顺便和他说了贩粮的事。以为小郝会说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专心,哪知小郝一拍腿说你干就行干就行,国家逐渐地粮食放开了,以后不凭粮票粮证都靠市场供应了,你干就行。

    刘东升说你不是我亲兄弟胜过我亲兄弟,怎么我干什么你都支持?小郝说我盼着你发财呢,全铁佛市的人都和你一样,咱铁佛城就发展起来了。

    托小郝找熟人,装成副驾驶员,跟着别人的运粮车混进了省城买粮的粮局,摸准了路数,打听好了行情价格。回村,在铁佛寺前广场竖起“收粮”的木牌子,搭起简易屋子开庄收粮。

    夜里,睡梦中的刘东升被砸门声吵醒,开门看是年过五十的老哥。老哥进院儿说兄弟呀咱两家是世交呢,到咱这辈儿这交情可不能断了,做买卖得有我一份啊我得跟着你做。这买卖得有我一份,其实就是要来合伙了,刘东升说老哥呀我收粮的钱都凑够了。老哥说兄弟呀你看家家都修上砖瓦房了,我还住着土屋,这日子你得拉我一把呀。

    已经记不清小时喝过老哥家的多少碗热粥了,经不住老哥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吃百家饭长大的刘东升,实在无法拒绝老哥和其它乡邻们的请求。老哥拿来了五千块钱,又有其它两人趁着夜色悄悄地溜进东升家,要求入伙送来了一万。永旺叔拿出一万,政府摊派给村里的五万贷款也派上了用场,加上自己手头儿上的五万,共十二万多块钱开始收购玉米。

    收购玉米前,永旺叔和老哥几个人,带着上等的吃食到铁佛寺上供烧香。老和尚释参做主事,众人下跪磕头祈求菩萨保佑生意顺达平安。寺里庄严肃穆香雾缭绕,寺外广场上鞭炮齐鸣,刘东升和刘东强各抱着一捆二踢脚开放。下地的过路的和跑玩的孩子们,歇脚围观。

    由于价格高一点,附近的村民纷纷把自家多余的粮食送过来。

    再远一点,就有本村或近邻村的二道贩子开着三轮车、拖拉机或者驾着小驴车,或父子或夫妻或亲友搭伙,四面出击到附近三五个县收购粮食来卖。没多久,十二万多块钱花完了,建筑队盖房收回的钱和卖檩条的钱,也是收回一点就拿过来花出去一点。

    铁佛寺广场的玉米堆一天高过一天,两个月后已经堆成了小山,高过了铁佛寺。不仅永旺叔连全村上岁数的人们看了,都十分地激动。这情景真像生产队打粮食分粮食的样子,可生产队又从没有过这么多粮食。要是在当年生产队,这堆玉米够全村上千口人吃上十几年的。

    返乡一年三板斧,建房贩木又收粮。眼前的问题是,得把这十几万成本的粮食卖出去。刘永旺看着高高的粮堆眉头越皱越深。刘东升倒是架着个脑袋晃来晃去,吹着口哨没事一般。

    经过大都市的洗礼,两个当年的小叫花儿都回到了村儿里。他们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会一起登上铁佛市十大富豪榜。眼下两个二十七岁的青年农民,不再把千百年来祖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当作他们人生的依托。一九九三年,程木滨开造太阳能,刘东升大贩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