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开办太阳能厂(第2/2页)铁佛城首富

    大头是人们对程木滨从小儿就有的称呼,几年后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这种称呼在人们嘴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木滨。再后来,少有人再称他名字而直接叫他老板了,尽管他在村里是个低辈份儿。

    何厂长找来了原来工具厂下岗的两个职工,程木滨从村里找来两个人。把焊机和剪板机从家里拉过来,又新添了折弯机。找木匠做了块长条木板,刷上白漆用墨汁写上厂名,挂在了院门口儿。听毛国强行长的话,程木滨咬咬牙花五千块钱装上了一部电话。

    这样,一个六个人的小厂,在第二个生产地儿铁佛村牛棚开业了。

    这是九三年的夏天,这一年程木滨二十八岁。

    进原材料、加工生产马不停蹄,天气炎热方程厂火热。程木滨混迹于几个工人之间当师傅,别人下了班他自己晚上再干到半夜,甚至通宵达旦。有了前四台的经验,各种工序轻车熟路,这次只用了十天时间,就造出了二十台太阳能。

    忙里偷闲,程木滨请来照相的师傅,自己、何成建厂长和四个正挥汗如雨的工人在剪板机前立此存照。洗了张大大的照片挂在了小小的办公室,算是开厂的留念。

    六个人只有何成建厂长一个人脱产,端杯茶翻翻《八小时之外》,还真有厂长的派儿。但何成建工作上也尽心力,制定了《方程太阳能厂生产制度》,包括了材料、部件以及成品的检验程序,还有对工人的作业要求,让这个小作坊真像工厂那么回事儿。

    程木滨不仅能记住见过的每个人,也更能捕捉和利用好每个人的长处,就像要饭时见到每个人都尽最大可能地要到饭吃,他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一丝的希望。他对何厂长挺满意。

    做为厂长,何成建更方便地复制了新型太阳能的图纸,并拿到工具厂那边去。但是做为太阳能心脏部件儿的真空玻璃吸热管,何成建总也问不出个来处。

    何厂长知道工具厂的人在集体企业拿公家东西的手病,就提醒程木滨注意安装工的手脚,别让他们偷拿材料,程木滨一个劲儿地说没事的没事的。程木滨不懂得水至清无鱼,只想着工厂做起来。

    能有人到这个村儿牛棚里的小作坊来做工,他已经是求之不得了。

    听到了工具厂造太阳能热水机的事,程木滨并没有去问何厂长,只装做不知晓。何厂长在工厂的生产流程、规章制度、生产管理和招人等方面都有功劳,他在过去几十年工厂里的经验正是自己欠缺的,程木滨不想把事说穿了伤了和气,没了何厂长。

    太阳能厂差不多有个厂子的模样时,沈香秀在一个晚上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