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第1/2页)竹马青梅三两枝
即使晚晴一年不停歇,手都绣肿了,手指头都动弹不得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个七拼八凑的差不多十两银子,也已经很了不得了。
还是因为她的绣活儿好,绣出来的荷包香囊,手绢,扇面儿精美,所以才卖出了这个价钱呢。
而旁的小户人家一年二十两的嚼用已经算是过得很不错的了。
安乐州富庶繁华,不管是什么东西,应有尽有,自然,这物价也比旁的地方要贵上许多。
比如,一间一进的小宅子,杏林州或许十两银子就能够买下来。
而在安乐州,就晚晴之前居住的那件小宅子,估摸着没有五十两是拿不下来的,贵的时候七八十两也是要的。
所以,进了萧府之后,晚晴知道自己的月例银子一个月二十两的时候,很是惊诧。
不过瞧着傅兰陵一个月四十两的月例。
而陈妈妈绣橘绿芜这样的一等丫鬟或者妈妈呢,一个月是八两月例。
红芙,墨菡,银筝呢,一个月是六两月例。
至于碧荷,青萝,秋露这样的三等丫鬟呢,一个月是五两月例。
晚晴之前绣个香囊,还不如萧府一个三等丫鬟的月例多呢。
其余的小厨房的厨娘啊,洒扫的针线房的都各有各的月例,这都是按照萧家的规矩定好了的。
而晚晴初初觉得自己一个月二十两也够了,谁知道,进了萧府才知道,越是大户人家的主子,这开销啊,越是大。
按理儿来说,萧君珩万事都替晚晴打理周到了。
破例给晚晴设立了她自己的小厨房,浣衣房还有针线房等等。
每个月晚晴这院子里的开销也不走公中,不需要傅兰陵的报批,更不需要萧杨氏的报批。
直接从他那边走账,所有吃的用的,药材,补品,绫罗绸缎,金银绣线等等,都是直接从萧君珩那边走账,不需要看谁的脸色。
小厨房也好,针线房也好,浣衣房也好,都是直接何管家去找他的叔叔,也就是萧君珩那边儿的管家报批的。
至于每个月要新裁的衣裳,新打的头面首饰这些个,也不需要从公中出账,照旧是萧君珩使了人来,替晚晴量了尺寸,选了花样子,做好了直接送过来,还是从萧君珩那边儿走账。
这样看来,晚晴这边儿,似乎是没有什么开销的是不是?
一个月二十两足够了是不是?毕竟丫鬟婆子的月例都是傅兰陵那边儿发放的,也用不着晚晴这边出。
可是啊,过起日子来了,晚晴就知道了,虽说自己院子里的开销,全都由萧君珩那边儿照顾到了。
但是,丫鬟们过时过节的各项打赏啊,还有比如绣橘等这样的一等贴身丫鬟,经常做了很多让自己高兴满意的事情啊,自己得打赏吧。
这小厨房做菜做的自己吃的很满意,得打赏吧。
还有傅兰陵那边儿经常派了丫鬟来送东西,点心啊,衣裳料子啊,或者月例银子啊,或者是旁的东西呀,自己得打赏吧。
萧君珩经常唤了云松来传话也好,送东西也好,自己得打赏吧。
还有,有时候自己想要吃个零嘴儿,或者要吃些旁的小吃什么的,使唤了人去外头买,自己得打赏吧。
便是她现在还没有跟着傅兰陵出席各夫人的宴会,暂时不需要应酬等,但是这些个对下人们的打赏是必不可少的吧。
你还不能打赏少了,你比如说傅兰陵派弦思来送几碟子桂花酥,花蕊糕之类的点心。
你不能只打赏个几个铜板吧?她们月例就是几两银子了,哪里看得上几个铜板。这不是白白让人笑话么?
打赏的少了不但是打了傅兰陵的脸,也让自己显得小气了。毕竟谁不知道萧君珩甚是宠爱自己呢?
于是,每次,晚晴至少都是打赏一串儿钱的,有时候还会多一些。
至于自己这边儿的丫鬟,赏赐的就更多了,谁过生辰,谁家里有急事这些个,晚晴都会打赏个几串儿钱,有的甚至几两银子呢,这不都是晚晴的月例银子里出的?
因此,若是单单靠晚晴那每个月二十两的月例银子,只怕早就捉襟见肘了。。。
这还是因为萧君珩对晚晴颇为宠爱和照顾的结果呢。
这些个还是因为萧家格外的富贵,金玉满堂,有底气而已。
这要是换了旁的人家,一个侧室,一个月没有二十两不说。
还没有自己个儿的小厨房,所有开销都要从公中出。
别说一个月十两银子,便是一个月五两银子的也有呢。
五两银子还算不错了,只是自己的吃穿住用都是公中走账的。
只能吃大厨房,若是受宠点儿的,不管是姨娘,还是姑娘,但凡是略微受宠点儿的,或许大厨房巴结着,能够吃上一顿好点儿的。
若是不受宠的,想要吃上个好点儿的膳食,还需得自己另添了银子去买呢。
经常听到谁谁谁要吃个芸豆卷儿,却不给钱,被他们家大厨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