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长安之少年(第2/3页)九天问心录

穿月白色袈裟的僧人沿着溪水走上,见得炎武真人,便行礼道:“贫僧见过炎武真人!”</p>

    <p>“不用多礼。”炎武真人摆手说道。 </p>

    <p>这位僧人乃是万佛净土的尊者旻坛的大弟子寂苦大师,按辈分来说,他是炎武真人的晚辈。</p>

    <p>“真人此次前来,想必也是为了那天地异象吧!”寂苦大师道。</p>

    <p>炎武真人点头,道:“旻坛尊者向来可好?”</p>

    <p>寂苦大师双手合十,说道:“师父他老人家一切都好,多谢真人挂念!”</p>

    <p>“看来是贫道来晚了一步!”一道洪亮的声音自天空中传来,炎武真人和寂苦大师都是暗暗一惊。因为这来人不是别人,却是三仙宗的掌教清平真人。</p>

    <p>清平真人手持拂尘,与于云端处降落,他的目光落在靖曦的身上时,却是再也没有移开过。</p>

    <p>“这位小兄弟是何人?”清平真人问道。</p>

    <p>炎武真人道:“这是掌门师兄的弟子,名叫云初尘!”</p>

    <p>经炎武真人一说,寂苦大师这才注意到靖曦,当下他眼中写满的都是惊意。</p>

    <p>清平真人闻言,神色一凝,接着却是叹息一声,道:“天玄那老头竟然能寻得这么好的弟子,当真是了得!”</p>

    <p>炎武真人淡淡一笑,道:“尘儿过来见过清平真人和寂苦师兄!”</p>

    <p>靖曦既然已经答应一副炎武真人去昆仑,当下便走上前来,先后给清平真人和寂苦大师行礼,然后又站到炎武真人的身旁。</p>

    <p>“不知道二位先来这太乙山,可有什么发现?”清平真人忽然问道。</p>

    <p>炎武真人道:“那道紫气就消失在这太乙山上的虚空中,然贫道走遍了太乙山,却是什么都没有发现。”</p>

    <p>寂苦大师道:“贫僧也是什么都没有发现!”</p>

    <p>清平真人抬头看去,但见满山苍翠,溪水在山间蜿蜒崎岖,奔流不息。若是别人,在此看得就是风景,而像清平真人这样的大修为者,看到的却是此间蕴藏的天地元气。</p>

    <p>“这太乙山曾是太乙真人的道场,如今却是皇家御用园林,二位怎么能说什么都没有发现呢!”清平真人笑道。</p>

    <p>炎武真人淡淡道:“清平掌教当真会说笑,贫道这就不打搅您在这里寻造化了,告辞!”</p>

    <p>炎武真人领着靖曦,沿着山道走下,不一会儿便没有了踪影。</p>

    <p>清平真人神色变幻几下,又道:“寂苦师侄难道一点都不好奇,炎武为何要带着天玄的弟子来这里?”</p>

    <p>寂苦大师道:“清平掌教的意思是?”</p>

    <p>清平真人神色忽地严肃起来,道:“若是贫道没有猜错,恐怕那少年与天地异象有不寻常的关系!”</p>

    <p>人间正道三大宗派中,三仙宗是纯粹的道教信仰者,万佛净土则是西天灵山大雷音寺的人间**,只有昆仑最为驳杂,对于所谓的诸天神佛也没有半点敬畏之心。</p>

    <p>寂苦大师道:“不管是有关也好,无关也好,此间事都已经了结,贫僧这也要回去了!”</p>

    <p>清平真人看着寂苦大师和炎武真人先后离去,眼中有厉色闪过,正所谓有人的地方有江湖,这些正道门派之间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却是明争暗斗,尤其是昆仑派和三仙宗之间。</p>

    <p>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已经过去十五个年头。李世民登基之后,励精图治,重生产发展,大唐国力日渐雄厚,西域诸国归附,尊称太宗为天可汗,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p>

    <p>长安城,原大隋的大兴城,李渊自太原起兵,攻克大兴城之后,便更名为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大唐立国二十二年间,长安城已是最为繁华的大都市。大唐也不像历朝历代那般防着其他部落民族,真正的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