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青云真经 (一万字大章)(第6/7页)诸天执道
。
祖师说了,修道如果不为长生,那还不如回家种田。
他其实觉得蛮有道理,他其实很想回草庙村种田,但是又放不下青云的一切。
放不下师父,放不下师娘,放不下小灰大黄,放不下大竹峰的一草一木。
放不下祖师,他放不下的人太多了。
想到这里,张小凡的脸上不禁露出了迷茫,他朝着陆凤秋看去,他觉得自己可能该去请教请教祖师。
祖师是这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应该能解他的疑惑吧。
在玉清殿前的一个角落,一身墨绿道袍的道玄和一身白衣的万剑一站在一起,二人的目光都在看着那天际之中。
“宇、宙、阴、阳、清、净、守、方、极。”
“这便是九卷青云真经吗?”
“祖师之才,如日月光辉,普照天下,我总算明白了祖师为何能有今日之成就。”
“道心唯坚,祖师求道之心,胜过我们这些后辈千倍百倍。”
“师兄,如今,你应该能明白祖师的苦心了吧。”
万剑一低声朝着一旁的道玄说道。
道玄的脸上露出感慨之意。
“道家大藏千万卷,集大成者非这一部青云真经莫属。”
“只此一部青云真经便可让今日在场的所有正道中人都有所得。”
“待今日之后,这部青云真经传遍神州浩土,恐怕千百年之后,天下之法将尽数出于青云。”
“这是神州几千年几万年来未有之大事。”
“祖师言,将来我们都成仙成神,这才是祖师之抱负。”
“想我这么多年来,恪守青云,立志将青云发扬光大,但是和祖师一比,我做的那些事也就是缝缝补补而已。”
“祖师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我今日方知,祖师接掌青云,乃是我青云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祖师说,太清巅峰之后,便算得上此界的仙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真仙、天仙、灵仙、至仙。”
“这一仙更比一仙强,师弟,你我还要努力啊。”
万剑一笑道:“那是自然。“
清风拂过,已过正午时分。
旭日高阳,正当天际。
天空之中的金色大字仿佛要将整个青云山都彻底给笼罩。
此时,陆凤秋的手中的拂尘终于停了下来。
九卷青云真经总算是彻底写完。
这是陆凤秋第一次将自己对道的理解给彻底写出来,所以耗费的时间久了一些。
但陆凤秋心中早有腹稿,所以也算是一气呵成。
放眼望去,陆凤秋颇为满意。
宇、宙、阴、阳、清、净、守、方、极。
每一卷都有每一卷的妙处。
正所谓,妙法天成,道从中书。
他的本真大道分为九转,九转圆满之后,便是金仙。
这九个字便分别对应他的九转之路。
他虽然能写出青云真经但是想要彻底将这九个字融入到他的大道之中,彻底炼化成一条本源大道,还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
青云真经九字决,便好像房子的地基一般,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打牢靠了,往后的路自然要顺当很多。
此时,在场的所有正道中人都在看着这一部青云真经。
如此真经,和仙人传法也没什么区别了。
对于在场的正道中人来说,青云子能将这一部旷世巨作写在他们的面前,对他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没有人能忽视这一部青云真经,宇宙万物,造化神奇。
这些正道中人对于道的理解还停留在很浅薄的层次。
修道,修道,到底什么才是道,这些正道中人心中可是没有答案的。
他们之中根本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力量的本源来自于境界,境界的本源来自于对天地万物、宇宙万物的认知。
这一部青云真经仿佛给在场的所有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陆凤秋看到众人都沉迷于青云真经之中,也没有立即说话,扰乱这些人的思绪。
他的目光随意一扫,便看到了三心二意的张小凡。
只见张小凡瞅瞅这里,瞅瞅那里,反倒不怎么看青云真经。
陆凤秋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张小凡是个真实的凡人,你可以说他坚韧,也可以说他胸无大志。
即便经历诸多事情,他还是管不住自己的七情六欲。
这些年来,陆凤秋教他明理,但发现他依旧是那副性子。
这便是浑然一点,本性不动。
张小凡若是能悟透他随心而安的本质,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可惜,现在的张小凡显然还差些火候。
青云门年轻一代当中,陆凤秋最看好的人是陆雪琪,但陆凤秋并没有传陆雪琪天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