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上道祖(第2/3页)诸天执道

开始的那座道宫之中,指着那大殿之中的混沌光球。

    “这是多元宇宙模型坐标。”

    “每一处亮起的点,都是多元宇宙秩序之下的文明。”

    “为师渡你回来,是因为传道之事终究是要落在你的身上,那一场大纷争迟早都要到来。”

    陆凤秋有些疑惑。

    太上道祖道:“这些本来你悟得大罗道果之后,通晓前世今生,明悟未来之后自然就可知晓,但你参透大罗道果还需要一些时日,为师便与你讲一讲。”

    “你可还记得多元宇宙如何诞生?”

    陆凤秋摇了摇头,他尚未通晓前世。

    太上道祖道:“盘古大陆是文明起源,宇宙起源,没有盘古大陆的宇宙诞生,便没有多元宇宙的诞生。”

    “你这一世出身在科学文明之中,我便跟你用科学文明之中的用语来讲一讲宇宙吧。”

    “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宇宙曾经过了一个指数级膨胀的暴胀时期。”

    “这一时期在真空零点能的激发下,宇宙从一个没有质量的粒子,在远远不到一微秒的时间内暴胀到一个鸡蛋大小,之后迅速跌落到能级为0的基态真空之中,其势能转化为继续膨胀的动能,这便是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之初的暴胀时期,可视为混沌开辟前的先天阶段,暴胀之后即为开辟后的后天阶段。”

    “暴胀时期的宇宙熵极低,是一个超低熵态宇宙。”

    “超低熵态宇宙的熵会永恒增长,混乱度会一直增加。”

    “由于这个超低熵态宇宙来源于量子真空中熵的涨落,所以超低熵态宇宙之中便出现了超低熵的自我意识。“

    “这个自我意识,便是神。”

    “超低熵意识混乱度极低,有序度极高,只有在宇宙熵极低的情况下才会诞生。”

    “在暴胀时期诞生的超低熵意识,便是先天神祇,暴胀之后诞生了后天神祇。”

    “先天神祇掌管创世,后天神祇掌管造物。”

    “这时候,恒星还没形成,宇宙内黑暗无光,有一位先天神祇衔火精以照天门,是谓烛龙。”

    “另一位先天神祇应现九皇道体,是谓斗姆。”

    “斗姆的实质化身本是宇宙大爆炸后无边无尽的粒子汤凝聚成的星云,星云之中孕育了九皇道体。”

    “所有的后天神祇都游荡在这片星云之中及其外围真空,并奉天道的化身昊天为天帝。”

    “天帝秉公执法,戮杀了谋害葆江的烛龙之子烛鼓,烛龙为此大怒,引发先天神战。”

    “先天神祇、后天神祇纷纷卷入,战事惨烈,烛龙噬杀九皇道体,斗姆忿与烛龙同殁。”

    “烛龙一死,最初的宇宙陷入永夜,斗姆化为周天星斗,九皇道体凝聚成星体。”

    “至此大爆炸两亿年后,恒星、星系相继形成。”

    “西王母金簪划线,定天庭方位,于是银河系形成。”

    “在最初宇宙大爆炸10亿年后,第一颗行星诞生。”

    “此时熵增已经到了一定值数,神祇诞生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由于熵持续增加,众多先天神祇看到了宇宙的归宿,如果熵增长到极限大,所有能量都会转化成无效能量,宇宙会陷入大寂灭。”

    “为了减缓熵增,在宇宙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女娲尝试在第一颗行星上创造低熵生命。”

    “很快,一部分低熵生命掌握了拥有神祇力量的方法,即宇宙中最早的一批仙佛。”

    “仙佛称神祇为古神,称自己为新神,掌管教化。”

    “低熵生命发展繁衍的速度出乎先天众神的意料,低熵文明发展成了神级文明,他们开始创造人造人,成为造物主,人造人再创造人造人,成为造物主。”

    “于是,多元宇宙开始诞生。”

    “仙佛造物的速度要远远超过古神的造物速度,并取代了古神的造物主角色,宇宙生命文明系统开始失控,呈指数级增长。”

    “这时古神发现,低熵生命并没有使熵增减缓,局部区域的熵减,反而加速了整体上更大的熵增。”

    “在大爆炸77亿年后,暗能量占据主导地位,宇宙突然开始加速膨胀。”

    “所有的古神都已经意识到,每个宇宙,在熵增原理作用下,会逐渐走向大寂灭。”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宇宙由暗能量主导,则会一直加速膨胀,直至引发大崩坏。”

    “如果由重物质主导,则会引发大坍塌。”

    “宇宙大坍塌至混沌时,会跌落到负真空之中,负真空中的负能量引发宇宙指数级的大坍塌。”

    “最初宇宙将重回奇点,并从有变无,其能量归入负真空。”

    “无论是大寂灭、大崩坏、还是大坍塌,宇宙未来的命运都是归于毁灭。”

    “但是还有一线生机,宇宙大坍塌至混沌时,三维空间将向量子领域蜷缩,高维空间则宏观展开。”

    “众神可在混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