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皆是我法(第3/4页)诸天执道


    沙僧倒是接受了如来佛祖的册封,成为了金身罗汉,但他不想留在灵山,他想跟着唐僧一起回长安去。

    如来佛祖倒也没有为难他。

    于是,师徒四人再度返回了长安。

    彼时的唐僧一心一意,想要用大乘真经普度众生,但是在几年之后,唐僧便发现了,世人根本不关心他念的是大乘真经还是小乘真经。

    他辛辛苦苦取回来的经书,被唐皇束之高阁,几年之后,便已经无人问津。

    这时的唐僧想到了他曾经在青云山和陆凤秋谈论佛道之时的场景,恰巧这时,在大唐关于万仙国的传闻是甚嚣尘上。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准备再度踏上取经路,不过这一次,他不是要去西天取大乘真经,而是要去万仙国青云山取经。

    而此时,曾经陪伴在唐僧身边的三个徒弟早已经各自离去。

    唐僧没有多想,一个人踏上了征程。

    由于万仙国在三界声名大震。

    以前在人间为非作歹的那些妖怪通通听说了万仙国的威名,于是都想方设法到万仙国求学,想要从万仙国学到真正的成仙之术。

    唐僧再次踏上取经路,全程居然连一个妖怪也没有碰到,倒是山贼遇到了不少。

    就在他遇险之时,孙悟空及时出现,救了他的性命。

    于是,孙悟空一路护送唐僧,来到青云山下。

    “师父,青云山到了,我带你去找通臂猿猴。”

    孙悟空看着眼前的青云山,比起十年前,眼下的青云山更加气派了。

    孙悟空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

    唐僧却是摇了摇头,他说道:“这一次,为师是来取经的,要和所有的使者一般,闯七关。”

    孙悟空蹙眉道:“师父,你没有成佛,还是**凡胎,不通法术,那七重关,危险重重,我听说已经不知有多少妖怪倒在了那七关之中。”

    “你就不要逞强了,我这就去找通臂猿猴,他也是咱们的老熟人了,不会不近人情的。”

    唐僧依旧摇头,脸上充满了刚毅之色,道:“悟空,既然是取经,那便是有求于人。”

    “凡事心诚则灵,为师前往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经用了十几年,跋山涉水,经历了不知多少苦难。”

    “这一次,为师到青云山取经,只用了不过短短五年光景,中途几乎没有吃什么苦头。”

    “既然到了这青云山,那必须要过这七关。”

    孙悟空一脸无奈,都十几年过去了,师父还是这个性子,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事情,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孙悟空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那好吧,我和你一起闯关便是。”

    于是,师徒二人直接走进了青云山下的七重关之中。

    青云山上的洞府当中。

    陆凤秋正在抚琴,万妖女王在一旁吹瑟,二人琴瑟和鸣,乐声欢快。

    就在这时,陆凤秋突然笑了起来。

    万妖女王见状,不禁疑惑道:“夫君,你笑什么?”

    陆凤秋道:“我是在笑唐三藏。”

    万妖女王眉宇微微一动,她恍然道:“夫君,唐三藏和孙悟空怎么会在山下闯七关。”

    十年过去,万妖女王的法力又有了不小的提升,她眉宇一动,便已经知道了这青云山内外的变化。

    自然也就知晓了唐僧和孙悟空的到来。

    陆凤秋感慨道:“有志者事竟成,能放下佛法的唐玄奘我可是第一次见。”

    万妖女王疑惑道:“大王,唐三藏怎么还是**凡胎,他没有成佛吗?”

    自从十年前那一战过后,万妖女王便一心扑在了陆凤秋身上,一点都不关心三界变化。

    所以,她并不知道十年前在大雷音寺中,唐僧并没有选择成佛。

    陆凤秋道:“他没有选择成佛,是因为他知道,成佛可能并不会帮助他实现他普度众生的愿望。”

    “他是一个有大愿景的人,所以,他不愿意独自成佛。”

    万妖女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那么,他这次来是想要从大王这里得到什么东西吗?”

    陆凤秋笑了笑,道:“他只是来找一个答案。”

    万妖女王依旧有些疑惑,但她没有继续问出口。

    她知道唐僧和自己的夫君之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默契,这一种默契在十年前她就曾经见过。

    她曾经听夫君说过,这世上如果有人可以成为知己,那唐僧肯定算一个。

    陆凤秋将目光放在了七重关内。

    如今,唐僧的寿数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人的年龄一旦过了五十,那这半辈子也就算是过去了。

    人的一生匆匆而过,又有几人能向唐僧一般,一生在山水间跋涉,只为找到心中的那一份答案,只为普度众生。

    唐僧第一次走出长安时,他心中怀着的是对佛法的无边信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