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一根筋(第1/2页)侧福晋不悠闲

    四月初,暖风和煦,草长莺飞。

    旗选秀如期举行。

    圆明园中万紫千红,衬得一个个年轻水嫩的旗秀女比那花儿还要娇妍明媚。

    选秀历时半个月,终于结束。

    除了一些到了年纪的宗室子弟被赐了婚,七阿哥和阿哥也都有了各自的嫡福晋和侧福晋。

    阿哥的嫡福晋是赫舍里氏,承恩公纶布之女,侧福晋为辉发那拉氏,佐领讷尔布之女。

    七阿哥的嫡福晋是伊尔根觉罗氏,侧福晋为李佳氏。

    尼楚贺两个儿子的嫡福晋都是出自曾经的后族,便是弘晏的嫡福晋也是重臣马齐的侄女。

    可谓占尽了风头。

    这可不是尼楚贺选的,本来嘛,弘昉是弟弟,将来是弘晏的臣子,完全没必要娶什么出身太好的福晋,差不多就行了。

    雍正却选了赫舍里氏。

    说赫舍里氏虽是后族,如今早不如过去,算不得显赫,只是不差。

    尼楚贺也没了话说。

    七阿哥的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阿玛虽然官职不高,但出身著姓大族,也不算差。

    两位阿哥的侧福晋,一个满军旗,一个汉军旗,这就显出差别了。

    而且,这个辉发那拉氏听着有点熟悉。

    若她记得不错的话,这位便是历史上那个有名的乾隆继后了。

    不过这一次没嫁给皇帝,想来结局会好一点。

    宁妃对七阿哥的嫡福晋也是很满意。

    本就没指望与皇贵妃的儿子相比,如此已然极好了。

    两位阿哥都已成年,故而皇子府已经在建造中,成亲后便可搬出宫去。

    和硕和惠公主出嫁的日子定在六月,这段时间就回怡亲王府待嫁去了。

    皎皎一下子寂寞了。

    在和惠之前,四公主即养在宫中的庄亲王允禄的嫡长女已抚了蒙。

    故而宫中只剩下皎皎和袁贵人所出的七公主仍待字闺中。

    这么些年,七公主虽然养在懋妃膝下,但袁贵人作为七公主的生母,还是被封了贵人。

    毕竟七公主要出嫁,生母不能太难看了。

    皎皎虽和七公主年纪相近,但感情不深,倒是与和惠一处长大,感情最好,故而和惠一走,皎皎就不开心了。

    和惠一嫁,便轮到了皎皎。

    即便不舍得皎皎出嫁,女儿也大了,再留就成了老姑娘。

    先前尼楚贺已选了几个合适的,其中之一便是尹德第四子阿里衮,钮祜禄家的。

    这些年,阿里衮一直未添房里人,身边连个婢女都无。

    此人文武双全,性情爽朗,正合皎皎的性子。

    阿里衮如今在宫中任二等侍卫。

    雍正也看中了这个阿里衮,话里话外是打算选阿里衮为皎皎的额附。

    “朕打算封皎皎为固伦公主,让皎皎以固伦公主的身份出嫁。”雍正含笑道。

    虽说只有皇后所出的嫡公主才能被封固伦公主。

    但若是皇帝宠爱的公主,破例封其为固伦公主也无不可。

    尼楚贺听弘晏提起过这位阿里衮,说是对皎皎也有意。

    唔,不过还要让皎皎自个儿看上才成。

    皎皎脾气大,一般人可奈何不得,惹得她不高兴了,指不定便要去找人家拼命。

    想起皎皎的性子,尼楚贺就头疼。

    在家时还好些,谁都宠着她,嫁了人再如此任性可就不好了。

    这些年她让教引嬷嬷教导皎皎学规矩礼仪,收敛性子,规矩礼仪倒是学的好好的,嬷嬷都称赞。

    偏偏这私下里的性子还是一如既往,我行我素。

    皎皎就是一匹小马驹,越拘着她越反着来。

    只有合适的人才能降的住她。

    可是谁又知道能降得住她的人是谁?

    “阿里衮好是好,只是性子上,未必管得住皎皎。”尼楚贺揉着眉心。

    雍正好笑,“朕的公主,何须叫人管着?就该自由自在的,想如何就如何,有朕在,谁敢嫌弃她不成?

    即便朕不在了,也还有弘晏在,总能护她一世无忧。”

    论宠女儿,无人比得上皇帝。

    好像他最大,谁都该让着他女儿,岂不知夫妻相处贵在交心。

    若只想着让一方压制另一方,另一方因权势不如人,不得不屈服,忍耐,如此感情岂能长久?

    这还算得上夫妻吗?

    但这话与雍正说不通,她也懒得多说。

    想当然,皎皎是不同意的,尼楚贺刚和她说了这个阿里衮,皎皎噌地就站了起来,气呼呼道:“女儿才不嫁他,额娘,让女儿自己选不成吗?”

    皎皎拉着她的袖子,委屈巴巴地撒着娇。

    皎皎已是虚岁十七的大姑娘,身材窈窕,明眸善睐,有着公主的娇纵任性,明媚泼辣,性子也是直来直去。

    尼楚贺瞪了她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