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小产(第2/2页)侧福晋不悠闲

    雍正想到弘昉刚失去的孩子,不禁皱眉,叹了口气,“不必多想,弘昉还年轻,以后还会有。”又舒展了眉头,“好在弘昀和弘晏他们府上近些年出生的孩子都平平安安的,也算幸事。弘晏的嫡长子永玠聪慧伶俐,身子也健康,朕也可放心了。”

    储君膝下有可靠的子嗣,于皇帝而言是幸事。

    雍正已经见老了,头发已经变得花白,唯一希望的就是大清后继有人。

    春末夏初,天气渐热,尼楚贺再次回到了蓬莱洲。

    雍正也常把政务搬到昭华殿处理。

    因身体不济,近来雍正召嫔妃侍寝的次数已经很少了,偶尔去几位高位嫔妃那儿坐一坐,大多时候都留在昭华殿。

    雍正常叫瑞亲王弘昀、睦郡王弘昼和慧郡王弘晏帮着处理折子,减轻压力。

    这三位都是较为年长,又身份尊贵的皇子,都有资格继承大统。

    虽然只有太子才能帮皇帝理政,但如今未明确地说明储君人选,便是要这几位皇子帮着理政,也无人说什么。

    何况,此举也能考察几位皇子的理政能力。

    左右未来的储君人选就在这三位当中了。

    令百官奇怪的是,瑞亲王弘昀是皇贵妃的长子,按理瑞亲王和睦郡王才是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却又加上个慧郡王弘晏。

    同为皇贵妃之子,这未免叫人浮想联翩,暗叹皇贵妃可是人生大赢家啊,膝下两位皇子都有机会问鼎大宝。

    这睦郡王未免就显得势单力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