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因果循环 之圣姑驾临(第2/4页)三生三世之凤凰翎

    “皇帝召曰,因皇后月前来山东游玩,诞下麟儿,因孩子怕吹风日晒,特在山东府伊家养育数月,现下皇后命人接回孩儿,为感谢王玉清一家的厚恩,特别允许王家千金在15年后来皇宫拿着当日赐予的玉如意认亲请功。”

    圣姑看向王玉清,王玉清有苦说不出,拿着王都统硬塞给的圣旨,对着圣姑干瞪眼。

    “王都统既接了旨,也要遵循规矩,别乱了皇家的制度。”他把王玉清搀起来,声音凌历带着些许的威胁。

    王玉清指着王都统,气得说不出话来。

    “罢罢罢,至少15年后还有相见之日。”王玉清心疼的对王都统挥挥手,他转过身子不想看他们离去的身影。

    王夫人泪流满面,气得直打王玉清的背,“你这该死的,还我儿子,还我儿子,那是我的儿子。”——

    王凌宵正在院中与慧仪下旗消遣。

    凌儿和环儿侍候在侧。

    慧仪坐在王凌宵的对面,如今的她已然是一个美丽的小妇人,她身后站着皇后特别赠予丫环娟秀。娟秀一副灵利之色,穿着淡蓝色旗袍,十三四岁左右,看她一直观旗的样子,应该倒是个懂旗的人,只是一直站着,只是默默看着,无论谁占下风,她都闭嘴不说。

    王凌宵一白子落盘,围住慧仪旗盘上的黑子,她淡笑着看慧仪,又瞥了眼一直伸着脖子看旗的小丫头,这丫头倒也沉得住气,一看便知被人训练许久,不知皇后特意将她安排在慧仪身边是何用意。

    正在慧仪为难之时,太监的通报从院外传来。

    “齐霖小王爷到。”

    院中两人站起身,三个丫头分别站在两人身后,见小王爷走来,便一齐施礼。

    齐霖满含笑意看着王凌宵,瞥见慧仪王妃,不禁要礼仪一番,“王妃也在。”

    慧仪王妃回礼,见齐霖身后之人,知道王凌宵有贵客光临,便不再打扰,于是也对圣姑轻轻施礼,对王凌宵道:“既然你有贵客到,我也不便打扰,这盘旗局,改日再来叨扰。”说完,便与娟秀告退。

    “你看,我带谁来了?”齐霖对王凌宵说。

    王凌宵顺着齐霖的视线看向旁边,不禁弯唇,俏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她小跑向圣姑,抱住她,撒娇道:“师父,好久不见,好想你。”

    圣姑怜爱道:“傻孩子,师父这不来看你了吗?”

    这边正在师徒情深,那边凤仪公主已跟随着太监的声音而来,“齐霖哥哥。”太监声音刚落,凤仪便跑到齐霖身边,拉住齐霖的双手,眼无旁人的抱住他的脖子。

    齐霖侧眼看向王凌宵及圣姑,哪知师徒两人并未注意到,王凌宵离开圣姑怀中,便拉着圣姑走向屋里,并命凌儿倒茶,而凤仪公主则拉着齐霖在院中坐下。

    同来的丫头心铭见茶壶中已无茶水,便与身旁的太监耳语了两句,“去,你回去凤凰居叫小玉泡壶上好的玉螺春,再弄些茶点来,要快。”

    太监领命,恭身回道:“是。”便急急忙忙的走出院子,向凤凰居而去。

    心铭看见太监急急而去的模样,总算放下心来。

    凤仪坐在齐霖对面,总嫌桌子碍事,她拉着齐霖的手道衷肠:“齐霖哥哥,你去了哪里,怎的现在才回来?”

    齐霖看向漱芳斋,“去了凌宵修仙的昆仑,带了她的师父来。”

    凤仪嘟嘴,虽觉不快,却也不能说什么,看在齐霖如此老实的份上,她也不好再追究,本想对齐霖一诉相思之情,没想到齐霖却看向旗盘,指着未下完的旗局对凤仪道:“有意将这残局转嬛?”

    凤仪坐的刚好是慧仪的位置,听齐霖如是说,便也看着未下完的残局,点头:“这真是一盘难以回转的旗局,不过既然齐霖哥哥有兴致,我倒可以试试看,看我能不能气流逆转,借于东风,让扑过来的洪水反向而行,来一个气吞山河,收复失地?”

    齐霖看向凤仪,忽觉凤仪有种女皇的驾势,胤礽比起来都略输一筹。

    忽然觉得,胤礽平日里冷落凤仪,无论是习武比剑狩猎都要躲着凤仪,也不无道理。可偏偏凤仪公主身在皇宫,面对母亲对皇后太后的卑微,却丝毫不畏缩,也没有养成母亲谦和卑微的性子,倒是天性活泼开朗,好打不平,婉转中颇为直接的性子倒也让她在皇室中夺得一席之地,可她越是娇纵任性,母亲越是谦和卑微,连侍候的宫女都要讨好的地步。

    于是长得更大些的时候,凤仪除了在齐霖面前偶尔任性之外,在旁人面前都保持着谦卑有礼,但毕竟年轻,有时遇到有关母亲的事情不免摆出公主驾势,与人智慧争斗一番,长久以来,倒也没出什么差子,还让下人与妃子们觉得这位公主不好欺负,再加上她在皇上,太后面前听话乖巧,皇后也要让她三分。

    人人都道大清星月公主遗传母亲之容貌,倾国倾城,也自小得到母亲的真传,跳得一身好舞,特别是蒙古舞蹈,更是气势兼俱,有种王者风范,但因为皇上忌讳,凤仪也只是在庆典之时,多跳大清柔美之舞,又因皇上忌讳女儿家大庭广众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