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第一自恋(第2/3页)世子殿下你坑我

不好,比赢胜还早走好几年。

    所以刘家这一枝其实算是赢胜的嫡系,不过自从刘老爷子走后,刘家就没什么实际上的掌权人物了。

    刘家老大是秦奋手下副将,这几年因为伤病一直卧床。刘飞鹏又太年轻,能做到兵部侍郎已然拔尖,所以这些年刘家一直不温不火,导致很多人都快把刘家忘了。

    刘飞鹏被调任成都巡抚,是杨孝严亲自定的。

    倒不是杨孝严看重他的能力,这个位置杨孝严大把的人能派去,可是他又觉得派自己的人不合适,老这么安排,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像是要造反。

    这就是杨孝严的毛病了,用自己人觉得自己要造反,用别人的人觉得别人要造反,就比如文陆鸳,文家虽然坐大,可是也的确暂时没有反心啊!

    不过从以防万一的角度出发,杨孝严的做法也没错。所以啊,所谓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没本事不行,本事太大也不行。

    杨孝严认为得用赢夫的人,可赢夫才刚刚及冠理政,这第一批科举还都是小屁孩呢。

    赢胜给留的顾命大臣就剩下谭正一个,如今谭正又正坐百官之首,势力也已经实在太大。

    用谭正的人?谭正自己怕是都不同意。

    所以杨孝严只有刘飞鹏这么一个人选,谭正也觉得刘飞鹏合适。

    哪合适?年龄?不合适。资历?不合适。能力?有个屁的能力!

    杨孝严把这货叫去问话的时候,就看出来这是个闷骚的性子啊,来的时候看着一本正经,那模样活脱脱老实人一个。

    要不是杨孝严手上还拿着靠山王府的谍报,还真就被骗过去了。

    这厮不算府上的妻妾,外面光是相好就不下十人。

    当然,这种事无伤大雅,反正也没人可派,就把刘飞鹏调过去了,原本没指望他有什么作为,毕竟还太年轻。

    可是这刘飞鹏到了成都,如同放虎归山!

    杨孝严可是一句话都没交代过啊,这事儿杨孝严都觉得冤枉,他是真没跟刘飞鹏说过要办文家啊。

    可是刘飞鹏到了成都,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烧的就是文家,第二把烧的还是文家,第三把烧的也是文家!

    一时之间这蜀中可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文家当然是都快哭了,其他人可就乐见其成了,文家只要倒台了,那不得有大把的油水让出来吗?

    可是文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你查我家有没有私占民田,我就让人四处给你要钱,补军备修房屋,诺大个蜀中用钱的地方还少?

    你查办我家嫡系官员,我就上万民血书到京城参你刘飞鹏二十一条大罪。

    反正两边打的是叫一个不可开交,当然不是真刀真枪的干,就是官场上那些尔虐我诈的手段。

    可别小看了不可开交四个字,文家那是蜀中土著,现如今是当之无愧的蜀中大族,刘飞鹏是只身空降,所带门客师爷幕僚不过十人,能与文家打的不可开交,足见其以前在京中何等隐忍。

    只不过双方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正赶上两广叛乱,一时之间也是没空管他们,也是存在考校刘飞鹏的意思。

    谭正的态度一直棱模两可,似乎并不准备插手。

    杨孝严呢,也是这么个意思。

    双方到最后都闹到了什么地步?蜀中锦衣卫本着王地藏的授意,一直在中间和稀泥,是谁也不帮,谁也不管,就是打哈哈。

    结果最后双方竟然同时上书参了锦衣卫一本,这可把大家伙都整乐了。

    那成都府锦衣卫千总本来还有点担心,结果王地藏就捎了一句话来:干得好。

    瞬间心就放回了肚子里,毕竟咱执行的是老祖宗的命令不是,何惧之有?

    这么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现在蜀中的战局可就不一样了,刘飞鹏到底空降二来,底蕴不足。

    所以,王地藏这不是准备跟绍兴到成都转转,毕竟要实地看看情况再做决定,而且朝廷那边也还没有命令,所以俩人准备很低调的来。

    没成想在这路上就碰到杨孝严,看杨孝严这一行人的样子,似乎也准备很低调的进成都,王地藏心里也就有了底,知道这次必然有好戏看。

    话说杨孝严跟李小凤骑马慢悠悠的赶路,杨孝严倒是挺舒服,李小凤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让杨孝严坑了。

    那晚杨孝严时说出让他帮忙杀个人的时候,他不仅一口酒喷了出来,还顺道骂了句娘。

    所以说杨孝严这个性子倒是真的能带坏人,好好的老神仙愣是被带的又喝酒又吃肉又骂娘的。

    不过到最后杨孝严也没说是要他帮忙杀谁,只说自己没想好,想好了再告诉他。

    这不难为李小凤吗,李小凤实在不敢想有谁得要自己出手,按理来说以杨孝严的修为,打不过的人并不多。

    可是如果是碍于身份情面之类的问题,李小凤就不敢想了。

    沈长安?李秀秀?想想都觉得是罪过,反正李小凤最后没答应,杨孝严那个二百五就跟没听到李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