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老一辈的故事104(第2/3页)考古的青春时代

上写着几行字,也着实吓了一跳,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少年君王批完最后一份奏折,见迟迟没有太监把乙国国君写给自己的竹简递给自己,就抬头看向书房中间。

    少年君王和两个太监距离有点远,没有看清两个太监脸上的表情,就开口催促太监快把乙国国君的竹简拿给的自己。

    太监总管听到了少年君王催促的声音,也不猜想竹简上到底是什么内容,硬着头皮把乙国国君的竹简给少年君王拿了上去。

    君王没有任何犹豫打开了乙国国君给自己竹简,越看,君王身上的死亡的气息就越严重。

    随后君王就跟一样,双眼通红,眼眶里全部都是泪水,顺手紧紧捏着竹简的边缘。

    太监总管只能在一边劝说君王节哀顺变,一边随时做出逃跑的准备。

    原来书简上面的内容,是乙国国君写给君王的,竹简上面只写了一件事情。

    就是说玉华妇人难产死亡,后面是乙国国君一些认罪和请求君王责罚的句子和词语。

    君王,虽然情绪十分的激动,但是还有一丝的理智,理智的原因是还有一份密信没有送来,在没有接到那封密信,君王是永远都不会相信的。

    君王强忍着自己的情绪,让太监把手中的竹简拿下去,放在书架上面。

    很快,君王安排在玉华夫人身边的人,也写了一封密信让在隐藏在乙国都城的侍卫连夜快马加鞭送回都城,告诉君王玉华夫人在十天前难产而死的消息,也顺便询问君王,玉华夫人生下一对孩子皇子和公主是留下来让乙国国君抚养还是接回国内。

    少年君王看到那封密信,最后的理智都消失不见,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吐血昏倒在地,身边的太监和宫女立即让太医过来救治。

    甲国的王宫之内再次掀起了一场混乱,混乱的程度一点都不压于乙国国君让君王把玉华夫人嫁给自己的那一次。

    这次比那次更甚,整整昏睡了十天十夜在醒过来。

    醒过来以后,一天到晚醉生梦死的,没有在问过朝中的事情,就算春阳君拿一封封朝臣写的奏疏亲自到了寝殿门口,都被君王打了出去。

    王太后见到君王如此模样,也是无可奈何。

    王太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专门让人去把当时事情发生在君王身边伺候的太监,询问太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大王受到如此大的刺激。

    太监跪在地板上,身体不断瑟瑟发抖着,从袖口拿出一块白布和竹简呈交给王太后。

    王太后看到白布和竹简上面的内容,很是吃惊,不是吃惊玉华夫人难产而死,而是信中所说的玉华夫人生的一对龙凤胎是大王皇子和公主。

    这些小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明明记得玉华夫人被大王册封为公主之后,大王就跟玉华夫人彼此都是爱理不理的,甚至大王还传下命令以后不许任何人在他的面前,说起玉华夫人的事情。

    在玉华夫人册封为一国公主之后,王后怕大王忍不了心中的相思之苦,就去见玉华夫人,一旦见了玉华夫人本人,什么板上钉钉的事情都能有所改变。

    王后为了不让这件事情发生,特意调换了在玉华夫人宫殿门口守卫的侍卫,换上了他们家贴心的侍卫,为的就是不让大王见到玉华夫人,两个人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

    现今,玉华夫人嫁到乙国有一年的时间,现在玉华夫人在乙国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大王安排在玉华妇人身边照顾玉华夫人的人突然来告诉大王。

    玉华夫人拼死生下的龙凤胎,不是乙国国君,而是大王的,简直是匪夷所思。

    不过,在这件事情里也让她看到了一丝让君王重新振作的希望。

    壁画上面说,王太后虽然在看完竹简和白布上面的字以后,心里很疑惑,但是为了国家和亲自的儿子,暂时把心中的疑惑先放在一边。

    王太后心里很清楚,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先把玉华夫人生下的两个小孩,安全给带回来,如果这两个孩子真的是大王血脉的话,必须要安然无恙带回来,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带回信来的密使有了王太后的旨意,也变得光明正大了起来,而且为了能保证一对皇子和公主安排,王太后还准许让密使携自己和春阳君的书信,好方便调遣全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

    密使拿到这两道的书信,在甲国也方便了很多,也好方便行事,不用在偷偷摸摸安排营救事宜。

    密使首先在甲国全国的范围内寻找着一对年份跟皇子和公主,身高和体重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最好是已经死亡的,好利用这两个已经死亡多时的孩子来换回皇子和公主。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密使和率领手底下把这个甲国国内翻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密使最后是没有办法,就动用了在乙国都城所有密探,终于在密探的努力下,勉强找到了两个体型和样子大小差不多的死婴。

    密使连忙带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手下再次赶回了乙国,指挥手底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