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3 day(2)(第1/2页)我能看见状态栏

    当人被绝境包围的时候,每一丝希望都会显得极为珍贵。对整个四组来说,现在最让人振奋的消息就是援军的抵达。

    来自首都的百名医护人员和专家入驻金银潭,整建制接管了ICU部门。他们集体接管了传染病医院的一百零六张ICU床位。与此同时,来自沪市湘南等地的专业医疗力量也正在朝着云鹤市传染病院集结,医疗力量正在向战况最严峻的阵地集结着。

    第四组也有一百多位医务工作人员,但北五区目前只有四十八张床位。在得知有至原来了之后,李承平教授有些担心的问道,“咱们不会还要再加床,或者增大接管病区吧?”

    “人家是从首都和沪市来的专家。”在这种事情,孙立恩可一点都没有“争强好胜”的想法。“现在咱们三班倒,日子都过的紧巴巴的。北五区现在管道里的氧气压力都不够用,防护设备也不够多,哪里还有条件多收病人?”

    “你自己没这个想法,可地方的情况还是很紧张的。”李承平教授沉吟片刻后说道,“如果能把整个五楼打通,南北两个病区一起收治病人,难度应该不是太大。”

    “这个想法不是不行,但现在还没有条件。”孙立恩摇了摇头,“咱们这次过来的人手不太够——医生够多但是护士人数不足,平均下来每个护士需要照顾四名患者。这个比例在其他医院也许还可以接受,但是在处理危重症的情况下人手就太紧张了。”

    “得跟老家那边沟通一下。”眼见孙立恩非常道,李承平顿时就放心了许多。他最担心的就是孙立恩这种作为领队的年轻人拿捏不清楚情况。

    大家都是来云鹤为这里的老百姓拼命的,但拼命,也得讲究个现实情况。把这一百多号人撒胡椒面似的扔去,一口气收个两三百号病人当然不是不行。可收了之后呢?他们有人手有精力有设备,去为这两三百号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么?

    豁出去了拼一把,不是不行。李承平自己都有这个决心。但不怕死,不意味着对这种无谓的牺牲不会有反感。用李承平自己的话来说,要死也得死的有点价值。至少把他填进坑里的时候,要能送一个人出坑。这才算是对得起党和国家对他这么多年的培养,对得起国家培养他而投入的这么多资源。

    而且在整个医疗队都填进去之前,最好先把他李承平填在最下面。其他的队员年龄都不大,好多人甚至比他女儿岁数还小些。让这些小年轻跟着自己往坑里填,李承平于心不忍。要是真有这种情况,还不如先把他垫进去求个眼不见心不烦。

    “李老师,您赶紧去休息吧。”孙立恩这边吃完了早饭,结果被李承平拉着半天挪不动地方,他只能劝这个刚刚了一个通宵夜班的老头赶紧回去休息,顺便放自己一条生路,“我这等会还有会呢。”

    “马就完事儿。”李承平点了点头,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还有个事儿我要跟你打听打听——咱们这边能凑个ECMO团队是吧?我看抢一床已经了ECMO了。”

    “能。”孙立恩点了点头,“ECMO主任是江言明医生,整个操作团队都有——不过他能使用多少种设备我就不知道了。”

    李承平会突然问到ECMO 团队的事情,那就有很大概率他能联系到其他的ECMO机器。对于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来说,有个两三台ECMO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但要单独聘请ECMO主任来医院任职却很不可能——毕竟对医院来说,买几台新的设备要比设立几个新岗位容易太多。

    这也就导致很多医院里,操作ECMO的医生成了最紧缺的资源。而这样的资源,只能通过对本院医生进行培训的方式进行弥补。重症医学科或者心外科的,最年轻有为的医生被赋予了全新的职责——成为ECMO主任,并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带领ECMO团队完成治疗。

    但,这样的医生毕竟是少数。他们身往往需要肩负一个科室发展的希望和未来。这样的医生都是宝贝,医院领导再怎么豁得出去,也舍不得把他们放在第一梯队送到云鹤来。

    孙立恩原本也是这个待遇,不过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宋文最后还是决定放人。全国奔赴云鹤的医疗队中,孙立恩是年纪最小的科主任。

    “我跟几个老朋友联系了一下,他们能从云鹤市中心院区那边,给我们支援一台ECMO过来。”果然,李承平向孙立恩转达了一个好消息,“只不过,他们的ECMO团队过不来,人手实在是太紧张了。”

    “您把他们能够提供的ECMO型号发给我一下。”孙立恩顿时也来了精神,再来一台ECMO,意味着又有一个患者多了一份活下去的可能,“我现在就和江医生那边联系,咱们尽快对接!”

    ·

    ·

    ·

    会议是医生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在云鹤这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各种会议就成了来支援的医生们和本地有关部门沟通的最直接方式。

    今天的会议刚开始,就热闹的仿佛变成了群架开始前的最后几秒。除了部队所属的三支医疗队以外,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