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盈水岸(第1/2页)我老婆是最终BOSS

    盛州,郭南。

    地处沄、盛两州交界处,位于盈水与运河交汇处,是两地水陆往来的必经之处,往来商人繁多,故而繁盛不已。

    这里有着整个乾国最大的码头之一,盈水河上,一字排开的停泊码头多达二十多座,其中有官方的,有私人的。

    船只数量更是数不过来,官家的,商贸的,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花船画舫。

    这仅是停靠的,更别说正行驶在河面上的,放眼望去,白帆如翼,船桨翔舞,繁华之盛,可见一斑。

    盈水两岸,店坊林立。

    大小酒楼便有十余座,茶馆更是数不胜数。

    此时正值佳春好时节,阳光明媚,正是赏春的好日子。

    岸上游人如蚊,声喧如蜂,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加之一河春水漾漾东流,两岸新柳笼烟,轻拂金粉楼台,十里珠帘曼荡春风。

    景致鲜明活暖,如画如诗。

    春风吹得游人醉。

    古人所言不虚。

    河畔最大的酒楼,望江楼上,食客满座,喧嚣不已。

    北顾言身着月白长衫,安坐桌前,透过全开的槐木窗棂页,将窗外的景色尽收眼底。

    木剑被他放在桌上的一角,与木剑一起的,还有一壶香茶,以及半桌阳光。

    北顾言转着手中的茶杯,将一直注视着窗外的目光收回来,高声呼喊:“小二,添茶!”

    “来嘞!”

    “对了,这几日怎么增加了那么多的画舫?”

    怀揣着好奇还有男人共同的神色,北顾言向正在倒茶的小二问道。

    “客官有所不知。三日后要在咱这评选花魁呢!”小二兴致勃勃地说:“听说这是整个乾国最大的一次花魁评选,不仅咱这里,全国各地,就连‘北园子’的人也会来呢!”

    “北园子”,指的是乾京里的妓女,更准确点指的是京城的名妓。

    “那岂不是说……”闻言,北顾言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兴奋神色。

    “这是自然!客官到时候可要好好游玩一翻啊!”

    与小二交谈过后,北顾言又再次看向窗外,好似被勾起了馋虫般,然而头刚扭过去,他脸上的神情迅速平静下来,波澜不惊。

    他好早之前就来到了这里,一直蹲守到现在。

    期间不知换了多少的行头,装束外貌是变了又变,就是为了防止有心之人发现。

    如今听到所谓的“花魁评选”,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北顾言的直觉告诉他,他要等的人,应该快来了。

    他一直很相信自己的直觉,作为一个黑客,他更应该注重逻辑才对,但如果直觉与逻辑相悖,他会选择相信那虚无缥缈的直觉。

    望江楼所在的街道,左边街头是虹升桥,右边则是兴愿桥。

    这条街是整个盈水河畔最长的,同时也是最繁华的。

    这里不但有望江楼,更有著名的媚香楼。

    媚香楼在整个江南都有名气,加之月余前来了个新人,一手琵琶余音绕梁,让闻着皆是沉醉不已,媚香楼便更加的出名了。

    望江楼与媚香楼隔江相对,坐在窗边的北顾言,可以清晰地看见对面媚香楼的状况。

    楼高二层,石木构造,二层外面建有一方极大的露天平台。

    此时白天,门窗紧闭,但凭着迎风而摇的灯笼跟帘帷,可以想象夜间时的盛景。

    媚香楼的左边,也就是虹升桥方向,是一家乐器铺。

    店家每天都会在店门的一侧摆个琴案,放架古琴,有一个不入流的中年琴师时不时弹两曲俗媚的调子引人驻足。

    所以相比之下,这乐器店反倒不如旁边的制伞店雅致。

    制伞店的门口有三四个貌美的伞娘坐着,边哼着小调边刮伞枝、糊伞纸、描伞面,时不时地,抬头向旁边的字画店瞄上一眼。

    字画店门口,一个年轻的书生,正奋笔疾书,脸上虽有愁容,但容貌俊朗。

    让人不禁猜想,这个书生因是落榜,沦落卖字画为生。

    其专注的姿态不止伞娘,就连路过的娘子,也为之注目,心中暗动。

    看得出,路对面的店铺都偏雅,不是瓷器店就是字画店、玉器店。

    路这边就不行了,酒楼、茶馆,不然就是米铺、油坊、肉铺、面点铺。

    忽然间,沉重的脚步声把北顾言从窗外扯了回来。

    脚步沉重,北顾言可以清楚地辨认出有三个人。

    脚步声乱而不杂,落点不一致,但声音轻重却是一模一样,这是受过统一且严格的训练才会有的现象。

    北顾言与所有人一齐,好奇地朝楼梯口看去。

    上来的是三个卫兵,身上穿着短袂铁甲,铁质护腕护肩,然后还带了枣木鱼皮鞘的阔面长刀,铁壳鞘弯把短匕,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

    卫兵刚从楼梯口出现,满座食客都不约而同地逐渐低下声音,以至到最后,除了卫兵踏在地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