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突破130(NM)制程工艺(第2/3页)我的人生重置了

娘有不如自己有。我想这位同学可能忘记了,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有多少技术和设备是禁止向国内出口的?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些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某些芯片的出口,我们该怎么办?又比如,人家虽然不禁止出口,但因为你造不出来,所以卖给你就是天价。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大家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孟如松提出来的两个假设,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得有。

    孟如松招招手,示意校方人员,今天的演讲提问环节到此结束。

    晚上,魏国光校长,陈启明副校长、童自谦院长,和胡杨、陈嘉霖、孟如松一起吃了一顿晚饭。

    “孟先生,你今天的演讲非常棒!尤其是最后的提问环节,可以说是激发了很多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魏国光觉得孟如松不搞教育,真是可惜了。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不仅对于同学们,就是对于讲师、副教授、教授们,都很有启发。

    陈明远和童自谦就更不用说了,能遇到行业内的大牛,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魏校长,客气了!你们不用把我抬得过高,要说理论水平,我可比不过你们这些教书育人的教授。

    我和胡总商量了一下,决定由芯通国际和魅力制造共同发起设立一个基金项目,资助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当然了,这是要签合同的哦。”

    孟如松所说的资助项目,并不仅仅是针对贫困学生。家庭条件不作为申请的门槛,但学成以后,是否回国在两家企业工作,是有法律约束的。

    当然,你也可以不回来,那就由你的担保人承担违约责任吧。

    目前,国家才刚刚入世,正处于大发展的初期。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正确的预测,五年、十年、十五年之后,国家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

    现在的“海归”还是很值钱的,“洋文凭”也不见得好混的年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所以呢,很多出国留学的同学,都愿意留在国外工作,比如硅谷。这一点当然无可厚非。

    胡杨和孟如松的资助项目,是把丑话说到前面的。你学成以后愿意回来,就和企业签订合同。企业会每年给你提供一笔资金,让你在国外学习期间,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违约的话,会承担比较重的违约责任。关于这一点,胡杨和孟如松还特别强调了两遍。

    魏国光和陈明远、童自谦小声交流了几句,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

    反正这个项目是以自愿为原则,他们也会告诫同学们,一定要想好了再申请。

    对于申请人,企业这边也会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不是随便把一个人递交一份申请就能通过的。

    酒宴结束之后,几位学校的领导先行离去。胡杨和陈嘉霖一起把孟如松送回了酒店。

    “孟总,你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陪你四处好好转转。后天,我和你一起去魔都。”

    胡杨国庆之前就应该去一趟魔都,结果一直耽搁到现在。

    “在深海,不用你们任谁人陪我,我熟悉的很。不过,我明天想去陈总的顽石科技看看,再去魅力电子看看,不知道方不方便?”

    孟如松纯粹是想去参观一下,可以说是想换换脑子。

    这一段时间以来,他领导研发的130(NM)制程工艺,遇到了瓶颈,暂时没办法往前推进。

    孟如松这一次来深海,不光是给胡杨面子,他也是想寻找灵光乍现的契机。

    “你孟总想去就去呗,我和陈总都很欢迎你去参观。”

    胡杨肯定不会反对,陈嘉霖更不会反对。代工这一行总体来说,核心技术是比较少的,门槛主要体现在资金、经验和管理水平上面。

    “哎,据说南韩三星和台电,已经搞定了90(NM)的制程工艺,等着把良品率提上去,然后就可以实现量产。而我们呢?还卡在130(NM)的技术关口。再这么下去,芯通国际会被三星、台电等企业,把差距越拉越大的。”

    三个人到了孟如松入住的酒店,没有去房间,而是直接去了酒店的咖啡厅。

    孟如松这才说起了,他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孟总,技术爬坡这种事,急也急不来。我看你不如好好在深海休息几天,你想参观也行,去香江玩两天也行。反正我的公务机还没有申请航线,晚走几日也无所谓。”

    几天的时间而已,即便是孟如松和胡杨都不在芯通国际,也不打紧。

    “香江就不去了,回头我倒想去信息工程学院,和童教授等人好好聊聊。要不这样,胡总,咱们三天后回魔都。”

    孟如松觉得自己是太累了,需要稍微放松一下。他有种预感,只要自己调整好状态,等回去以后,他说不定就能突破那几个技术难点。

    “随你,回头我就让林助理申请航线,咱们三日后出发。”

    胡杨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