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联合实验室,高端人才(第2/3页)我的人生重置了

售,不仅超过了,也超过了星。

    难怪闫汉章在会议快结束时,才高调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恭喜魅力半导体,也恭喜闫总。不过,我们芯通国际在最近也有技术突破。胡总,各位,西南制造为明康通讯代工的芯片,良品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标准。”

    孟如松笑着接过了话题,他同样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西南制造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为了搭建100去北美化的生产线,公司牺牲了利润,和国内供应商一起努力,不断的改进各个环节的缺陷,终于扭转了良品率过低的问题。

    这个消息让大家更兴奋,这代表着芯通国际完美实现了去北美化的第一步。

    以此为蓝本,芯通国际各家工厂的改造工作,会陆续展开。

    当然,已有的设备不会马上淘汰,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后续的安排。现在的情况是,公司不可能从北美买到任何设备、材料以及零部件。

    但已经有的设备还可以使用,再怎么着也得完成全部折旧以后再说。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可以淘汰的,就需要更换非北美设备。有些可以国产替代的,就坚决进行国产替代。

    总之一句话,长远的目标就是实现全部国产化。

    “各位,咱们给孟总一点掌声”

    胡杨笑着带头鼓掌,这些消息他其实事先就知道了,不过再听一遍,还是会感到很振奋。

    掌声停歇,高明康笑道:

    “胡总,各位,其实北美打压来打压去,我们汇嘉系的实力反而更加强大了。别的不说,就说咱们的半导体产业链,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可靠的闭环。

    咱们现在有所欠缺的,就是在上游的材料方面。不过半导体材料,国内基本上也能找到替代,哪怕是质量稍逊一些。这样就可以防备的一些厂家和我们找事。”

    如今汇嘉系的半导体产业链,已经涵盖了整个上中下游。

    就拿手机芯片来说,从设计、制造到封装,已经完全不依赖北美。下游应用层面,比如像明康通讯的通讯设备,魅力电子的智能手机等,都占据了全球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北美想打压都已经晚了。

    “呵呵,北美现在就剩下一张嘴了,整天派人到处说我们的坏话。像什么明康通讯的设备不安全等等。”

    夏冰坐在那里冷笑了一声,现在的北美发现奈何不了汇嘉系,就开始四处抹黑,鼓动大家不要购买包括明康通讯在内的汇嘉系的产品。

    鉴于欧洲和北美的特殊关系,还真有不少国家把汇嘉系拒之门外,明康通讯的基站、魅力电子的智能机等等,就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打压。

    但这又如何呢?

    就像明康通讯在4时代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形成的技术专利也越来越多。

    你不用,总有人用,而且还是大把的人用。

    因此,在全面摊牌之后,汇嘉系实际上已经从谷底开始爬升。短短的一段时间,各家公司的业绩恢复的很快,技术研发的投入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会议开了一整天,晚上胡杨还特意请大家喝了一顿酒。

    第二天,决策委员会主要讨论一些具体的事务,胡扬没有参加。

    这些都是汇嘉系日常的工作决策,既然胡杨已经放权,一般情况下他就不会过问。

    当然,权力的下放与回收,也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老板,你现在可是学会偷懒了啊。你想想,咱们刚从西江走出来的时候,那会儿你多勤奋。对了,你让我多留一天,有什么事呢?”

    夏冰是最后一个离开京城的执委,这也是胡杨提出来的。

    “公司现在已经很成熟了,有了你们这一群人,我当然可以适度的偷偷懒。我让你多留一天,自然有我的用意。走,陪我出去一趟。”

    胡杨哈哈一笑,随即起身离开了办公室,带着夏冰乘车离开了京都大厦。

    在车上,胡杨告诉夏冰,他们要去一趟国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是不是咱们和他们有什么合作项目?”

    夏冰首先想到的是产业化合作,毕竟汇嘉国际投资就是干这个的。但是很显然,她猜错了。

    “不是产业化项目,我打算和微电子研究所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但更重要是为了培养半导体方面的人才。你明白我的意思?”

    虽然现在看起来,汇嘉系貌似已经摆脱了北美全面打压所带来的风险。但实际上,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国内半导体发展的瓶颈,有很多解读。比如像起步晚、底子薄、资金投入不够等等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半导体相关的技术人才严重欠缺。

    人才跟不上,别的一切都是空谈。

    虽然汇嘉系仗着自己财大气粗,从世界各国包括国内的宝岛地区,挖来了不少专业人才。但这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