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给点回报(第1/2页)景福

    她是省了时省了力,还得了实惠。

    若还要一人独吞所有好处,且还是占了自家伯父的便宜。

    说出去也是不好听的。

    倒还不如大方些,也给自己留个好名。

    “宿主,他既然不要收益,你不如折成米粮给他。这香菇你回收给系统,一斤给你一百能源点。若是能有花菇,一斤给你一千能源点。”

    这里的香蕈在华夏那边就是叫的香菇,至于花菇,却是香菇中的上品。

    如今的华夏因明令禁止公民砍伐天然木材,古法栽培的菌菇在华夏已经极为少见了。

    其他方法培育出来的菌菇在口味上总是少了点感觉。

    所以在华夏那个位面,古法栽培的菌菇,也是深受广大吃货们垂涎的优质食材之一。

    也不怪系统这般在意。

    元令辰想了想,道:“毕竟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少去太多也不好交待,你且耐心等等,日后我想个办法多给你一些。”

    她和主脑那个协议,就是由她提供优质食材给系统,兑换能源点。

    同时可以从系统那里兑换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温养身体的功法,或者华夏那边的廉价食材。

    系统给她兑换的能源点,肯定是比不上食材的实际价值。

    但系统每次开通传送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主脑那边也是一样,这些损耗自然要在盈利里扣除。

    真正能够留给她的也是有限,但于她而言,也是足够了。

    元励之走后,元令辰再次查看起堆在院中的断木。

    她之所以看中这几节,是因为那一堆断木中,只有这几节砍的花最为均匀,深度也合适,若能出蕈,必也能收获不少。

    另一些不是树种不对,就是砍的花有问题,其中只有极少数是出了蕈的。

    而出了蕈的断木,于她并无太大用处,倒不如这些始终未曾有动静的。

    陈氏刚下了地回来,就见了元令辰拿了只草鞋对着断木敲敲打打。

    “婵儿,这是在做什么?”

    自从元宝珠病愈之后,陈氏对着元令辰的信任感已是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乍一见她这没头没脑的行为,先是提了疑问,而不是质疑。

    若是换个小辈,可未必能有这般和颜悦色。

    元令辰闻言,直起身,将草鞋收了,对着陈氏道:“这是大伯放在山林里的断木,我瞧着不错,就带了回来,想试着种些香蕈。”

    陈氏一听她说种香蕈,第一反应自是不信,可她顾念着小丫头面皮薄,不忍当面驳了她,便只是委婉地道:“婵儿啊,这菌蕈可不是那么好种啊。世世代代的山民,为了种蕈,也都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至今还没见有做成的。”

    “远的不说,只说你那大伯,早些年就说枝叶的断口处更易长蕈,每年都要砍些树下来,在树皮上细细砍出痕迹,指望着能多出蕈,到了如今,这木疙瘩还是木疙瘩。”

    说起这个,陈氏就气不打一处来,元励之毕竟是她长子,若不能担起顶门立户的责任,在族中是要抬不起头的。

    可他倒好,正经的农事不去管,偏要走那旁门,企图种菌蕈发那横财。

    这横财哪有那么好发?

    菌蕈要真能那么好种,早被别人发了财去,还能轮得上他们?

    陈氏说起元励之是满肚子怨言,自进门起,足足数落了一刻钟。

    元令辰并不开口解释,元励之砍花的想法是对的。

    因为在看到成果之前,任她舌灿莲花,陈氏都未必相信。

    还不如用结果说话。

    “祖母,我只是试试,若是不行,就算了。”

    陈氏这才放心。

    她说那么久长子的事,虽大半是肚里有气不吐不快,可也有劝元令辰打消念头的意思。

    在她看来,种菌蕈并非正道,农户人家,踏踏实实种好地才是正经。

    若是一心追求那不切实际的,怕是鸡飞蛋打,两头都不着好。

    当然,若真能种出菌蕈,自然是两说。

    如今的菌蕈全靠天生地养,价格昂贵。

    如那香蕈,一斤能卖上五百文钱,上品的香蕈,那都是作为贡品要上贡的。

    香蕈若真能种出来,那他们家的地就有望赎回来了。

    可哪有那么容易的事?都不过是异想天开而已。

    元令辰并不知道陈氏的复杂想法。

    陈氏走后,她再次拿出草鞋,对着断木拍打起来。

    这种做法在《蕈谱》中被称为惊蕈术。

    个中缘由书中倒并无太多记载,只知效果是极好的。

    惊蕈之后,七八日内,香蕈就能大出。

    此法只能用于多年未能出蕈,但砍花又能得其法的断木。

    若砍花不得其法,蕈也是不出的。

    便如同山上大多数的断木,即便砍了花,也是出不了蕈的,就算能出,也是出得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