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赵管事(第1/2页)景福

    陈氏乐得看到家中和睦,元宝珠一提起,她就含笑应允了。

    不过还是对她叮嘱道:“那草集虽也是在河边,可离着村子不近,足要走上三五里地,草市后面另有一个码头,其中鱼龙混杂,你可要看好了婵儿,别只顾着自己玩耍,将她忽略了去。”

    元宝珠知道厉害,连连点头。

    “娘,您只管放心,我就拉着婵儿的手,一刻不松开。”

    陈氏这才放心,手脚利落地将香蕈收拾好,由元锦安背上了筐,就着还未透亮的天色出了门。

    至于陈氏自己,倒是不打算出去了,只因沈氏产期临近,随时都有可能生产,她留在家中,若有个情况也好照应着些。

    另一边的元宝珠兴致极为高昂,倒的确是跟说好的那样,紧紧抓着元令辰的手,一刻都不曾松开。

    倒是元令辰自己,反而觉得有些不自在。

    她独来独往惯了,不适应与人这般亲近。

    谁知她的手只是微微挣了挣,就听元宝珠一本正经地道:“我答应过娘,要看着你一些,你可不能乱跑。”

    这时走在前面的元锦安也回头:“宝珠说的对,那草集里往来的人太多,极易混进歹人,似婵儿这般的,却是最易被人盯上,还需小心些才是。”

    他们家婵儿本就长得好,原先还瘦些,有了禾山后,大半个月里,日日碗里都有荤腥,养得人越发好看了。

    这样的样貌出门,自是惹人垂涎。

    元令辰怀中已变得灰扑扑的禾山用力地翻了个白眼,心道有它在,哪个不长眼的敢打她主人的主意?莫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说这话是看不起它还是咋滴?

    它的心理元锦安自是不知道,倒是元令辰开口道:“有禾山在,怕也没有哪个歹人有那本事将我带走。”

    元锦安沉默了会,便听一旁的元宝珠道:“那我更要拉着你了,让禾山也看顾看顾我。”

    这下子元令辰也没了辄,她最是吃软不吃硬,元宝珠这样的,她倒还真不好甩了她脸子。

    便只认命地由她牵着,一路到了草市外面。

    那草市果然如他们所说的极为热闹,因他们是采完香蕈才过来,已是来得略迟了。

    只见那草市里人声鼎沸,往来之人接踵摩肩,源源不绝。

    “今日是大集,来得人有些多了,我们去边上寻个位置。”元锦安正说着,就见前边不远处有人喊他:“安叔。”

    那人身形高大,一边喊着一边还挥着手,元锦安一眼就看到了他,不由得乐了:“是樾之,我们过去看看。”

    说着示意元宝珠和元令辰走他前面。

    一路挤过去,果然见元樾之摆了一个摊子在那里,上面有一只野兔,还有一筐鸡蛋,几个野鸭蛋。

    另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元令辰只扫了一眼,嘴上喊着樾叔。

    元樾之见是她,也是笑了:“是婵儿啊。”说着自怀里掏出一个野果塞给她。

    元令辰拿在手上,道了谢。

    此时元锦安已经和元樾之说上了话。

    当元樾之听说他们来得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时,马上将自己的摊子挪了挪,腾出了一半的地来。

    随后才问道:“安叔,你们带了什么来卖?”

    本来只是随口一问,下一刻已是见元锦安将筐里的香蕈拿了出来,堆成了一堆。

    他立时被惊得目瞪口呆:“安叔,你们是进了后头的山里吗?怎会有那么多香蕈?”

    村后的那座山,菌蕈虽也有,但去的人多了,收获便少了。

    特别是这香蕈,是长在朽木上的,这些年虽也有族人伐木养蕈,但每年能采的香蕈也没有多出太多。

    至少还没有哪一家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

    元锦安含笑不语,心中却是得意,想着那是你还不知道,我们家里那后院可是长满了香蕈。

    这还是少的,若让你看到那多的,还不得吓死你?

    元锦安露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表情,看得元樾之满心羡慕:“这即便是在深山里,要找出那么多香蕈,也是要凭运气啊。”

    而且那深山可是虎豹横行,极为危险,村里人也很少有敢冒险往深山里去的。

    正说着话,已是有人被元锦安的香蕈吸引了过来。

    这一堆香蕈,不仅数量多,品相也是极为不错。

    有些商人眼尖,已是争相往这边挤了过来。

    “老丈,你这香蕈卖什么价?”

    “500文一斤。”

    商人眼珠子转了转,正要还价,就见后面有人开口:“五百文一斤,我都要了。”

    那商人回头,想呵斥几句,想着明明是他先来的,他还没讲好价,就有人截他胡,谁人有那么大胆子坏了集里的规矩?

    只是他头一转,到嘴边的话又被生生地咽了回去。

    此时人群中已有窃窃私语:“是陆府的管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