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朝堂争辩(第2/2页)论狐妖的108种吃法

打量着大殿中央的景王与白玉笙。

    “你们二人既然说墨子柒不该死,总该拿出证据吧,否则孤难平诸位臣子之怒啊!”

    圣皇到底怎么回事?看似是在孤立景王,将选择权交到了众朝臣的手中,却在做出选择后,扭头问景王还有什么要说的?

    这比较方才判决陈潇的态度可完全不一样啊!

    这这明显就是不想让墨子柒死啊!

    刑部与吏部尚书相互观望一眼,最终还是将目光落在了礼部尚书上。

    要知道,大夏帝国向来重视礼节,礼部尚书在六部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可二人却没想到,礼部尚书只是站在原地笑了笑,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仿佛他早已看透了圣皇的打算,知道朝臣们的举动,都不过是徒劳而已。

    而另一侧白玉笙闻言,忽然想起囚车上的万民伞,连忙后退跑出昊天殿,才在十个呼吸后跑了回来,将那一沓略有些凌乱的伞面捧在怀中。

    “陛下请看,此物乃是押解墨子柒离开淮扬城时,城内数百万百姓赠送的万民伞,其本意便是为她伸冤,表彰她在淮扬城做出的贡献!”

    “由此来看,墨子柒心系百姓,已经得到了诸多百姓的认可,而她身在凉王府,也的确有些事情无法左右,可堪堪半年,她依然将所有心力放在百姓身上,足以见她对陛下与大夏帝国的忠心!”

    李公公见状,知道圣皇肯定要检查此物的真伪,当即便使唤着两个小太监拉开伞面,展现在众臣眼前同时,那密密麻麻的性命与祝福语,也彻底压灭了刑部与吏部尚书的气焰。

    百姓如水,朝廷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既然墨子柒得到了此种证物,若是刑部与吏部尚书再打压,恐怕会招惹圣皇的怒火。

    可不远处跪在地上的陈潇却笑出声来,遥遥指着“万民伞”喊道。

    “她墨子柒该死!寒江与她认识不止半年,她也可以从寒江那里得知凉王府的状况!”

    “所以,不排除她勾结乾坤道宗!不排除她暗中维护凉王府的逆贼!她该死她该死啊!”

    听到陈潇略有些癫狂的言辞,刑部与吏部尚书虽不敢言语,但还是带领众朝臣向圣皇磕了三个响头。

    此时,朝廷关系已经明了。

    刑部与吏部尚书等数百名朝臣认为墨子柒该死,并且应该立即推出午门斩首,以儆效尤。

    可这“万民伞”也证明了她的功绩,表明了她在百姓中的地位,若是当众斩首,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甚至造成民间动乱。

    圣皇眯着眼睛,打量着昊天殿内众臣并未说话,似乎在做着抉择。

    可谁料,此时礼部尚书却上前两步,朝着圣皇施礼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