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病倒(第1/2页)春妆

    觉明闻言,含笑点了点头。

    虽一字不出,然而,那眼神中的友善,却极分明。

    何思远接琴在手,鼻尖忽然有点酸。

    这世上还是有好人的。

    便如三个月前,那位不肯具名的乡绅,赠银赠书,让他得以重返玉京;

    其后,当他于京城苦苦谋生之时,这位擅医术的觉明禅师又与他一见如故,不仅为他治病,还助他借居卧佛寺,连抓药的银子都替他出了。

    他的运道实在不算差,至少,命中有贵人相助。

    这念头泛起的一刹,不知为什么,何思远的眼前,现出了一张风韵犹存的女子脸。

    他眼神闪了闪,迅速将此念按下。

    而待回神时,一角缁衣,正自拂过他的眼前。

    他一惊,凝神看去,这才发现,方才还盘坐在前头的觉明禅师,此时竟已不再原处,那拂过眼前的缁衣,正是他从旁经过的身影。

    何思远讶然地转头望去,便见觉明禅师大衣飘飘,头也不回地拐过山径,倏然不见。

    这又是在做什么?

    怔忡地望了片刻,何思远忽有所悟,垂眸处,便见那琴囊间露出一张纸笺,抽出看时,却见上头写着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

    先生珍重。

    没有落款。

    何思远惶惶抬头,目之所及,唯峭壁石径,山风翻涌。

    他张了张口,欲问“禅师何处去?”

    而后方想起,觉明修的是闭口禅,纵使相问,亦不会有人作答。

    这就走了么?

    何思远茫然地想着,心里空落落的。

    他原还想着,再过几日,便厚颜再向觉明借些银子,将药钱先凑齐。

    此际看来,这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没了觉明,接下来的用度,又该向谁讨要?

    难道,他仍旧要过回替人写书、当街卖字的穷日子么?

    那样消磨人的日子,又如何能静下心来好生读书?

    何思远满心茫然,只觉天地之大,竟无锥地容身,而他的手却下意识地抓紧了那只琴囊,脑中模模糊糊地想着:

    这张琴……应该能当不少银子吧?

    他忽然涨红了脸。

    那一刻,他被强烈的羞愧攫住,一时无地自容。

    此琴乃友人所赠,而他不思留存、不念故友,却只想着拿这珍贵的赠物,换取些许钱财。

    何思远啊何思远,你怎会变得如此市侩?

    你怎会如此地面目可憎?

    若是三妹妹瞧见了,又会如何作想?

    再一次,那珠翠满头的秀致女子,占据了何思远的脑海。

    而此番他却不曾阻止这念头生发,反倒任由其无边无际地漫散下去。

    设若三妹妹愿意接济于他……

    设若三妹妹还念着当年的旧情……

    设若三妹妹并没忘了何家与朱家也是亲眷

    设若……

    无数个念头划过脑海,何思远僵立当地,竟有些痴了。

    隐身于拐角处的了空,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一脸落魄的老童生,唇角一撇。

    “蠢材,这就上钩了。”身旁传来一声不屑的嗤笑。

    若是何思远在此,定会惊讶于这人竟开口说了话。

    早该“飘然远去”的觉明禅师,此时正抱臂靠立在一棵树上,张口得,露出满口的黄牙,与通身的烟火气。

    了空淡淡地扫他一眼:“还好你修的是闭口禅,不然就真露馅儿了。”

    “得了,给钱罢。”觉明一脸地不耐烦,翻掌向上,不住地舔着唇:“洒家多少日子没吃酒了,快把钱予了洒家,洒家要去吃个痛快。”

    了空看也没看他,抬手便是一小袋银子。

    觉明接过,熟稔地掂了掂,咧嘴露出黄牙:“痛快,洒家告辞。”

    话声未了,转身就走,须臾便隐没于树影间。

    了空却不曾走,仍旧遮掩身形藏在原处,目不转睛地盯着何思远。

    东风时来,将他的衣袖拂起,现出他手中一张华贵的云笺,那笺上的“芳春会”三字,若隐若现……

    …………………………

    朱氏病了。

    从卧佛寺回来的下晌,便躺倒在床。

    因东平郡王领了西南赈灾的差事,两日前便离开了玉京城,葛福荣家的便将此事报予了王长子徐直,由他拿着东平郡王的名帖,去太医院请来御医诊治。

    那御医来得很快,三两下便诊了脉,又开了方子,叮嘱此症需得静养,便拿着诊金去了。

    至掌灯时分,宁萱堂便弥散出了淡淡的药香,葛福荣家的闻了半天,总觉着这药香与王妃平日吃的养生汤,一个味儿。

    然后,她的心便吊起了老高。

    这就是没病了。

    虽然她非常大逆不道地希望着,朱氏是真的病了,最好能病到要死的程度,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