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太巧合(第1/2页)第一姝

    袁明珠这话没毛病。

    若是她没有猜错,顾重阳让她这时候回去,就是想让她接管侯府事务。

    她就得做出一副被赶鸭子上架的模样。

    抱着手炉抚摸着,“我们就得做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

    “等顾侯爷知道了这桩丑事,他那一腔邪火没地方撒,最可能冲着大胡氏去,他也最好冲着大胡氏去。”

    她要是表现得太上赶着,被人做了出气筒也没地方说理,撂挑子不干了也被人笑话。

    若是临危受命则不同。

    郑妈妈点头:“对对对,就该如此。”

    袁明珠:“回去以后抓紧把这事先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捏紧手炉:“我总觉得这事太巧合了。”

    天时地利人和,好像上天注定一样。

    不是她疑心重,而是她知道大多数巧合背后都是人为,大多数天衣无缝背后都是疑点被人抹去。

    她知道的道理,别人没理由不知道。

    对于阴谋来说,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漏洞,也不知道顾重阳懂不懂这一点。

    所以她回去以后首要任务就是补救,留出疑点,让怀疑的人顺着错误的方向查下去,找到让其满意的结果。

    郑妈妈点头应:“是。”

    又问:“夫人,顾宪受伤,回去以后需不需要备些礼去探望一下?”

    袁明珠把手炉抱在怀里,想了想道:“不用。”

    她的一切不孝和无礼,之前都能推到顾重阳身上。

    现在则能推到顾宪身上。

    顾宪德行有亏,大胡氏应该也不能强硬起来了,她以后都可以不到大胡氏跟前去。

    “避嫌”二字,在大胡氏那里,大概比顾家祠堂里供奉着的丹书铁券要有用。

    若是大胡氏不识趣,非得想跟她摆婆婆的谱,她不介意让她知道什么是打脸,让她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回到惟志院的时候已经接近午时,于嬷嬷带着人在二门外迎接她们。

    袁明珠带头往正院走,一边走一边问于嬷嬷:“世子不在家?”

    “世子今日当值。”

    一路上,见到她的下人都停下避到旁边跟她行礼。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多了些探究,又似乎是多了恭敬。

    并非她的错觉,知道她回来了,东西两院的下人都一脸一言难尽。

    世子夫人这会回来,不用问也知道打得什么主意,两边院子看来是都难太平了。

    袁明珠被簇拥着进了正房,屋里暖意融融,看来是知道她要回来,准备得还算周到。

    茶水也是现成的。

    袁明珠端了茶碗,只做暖手之用,并未喝。

    因为她待会还要小憩一会。

    她从昨天晚上到现在都没睡,对她这种冬眠生物来说,已是十分稀罕的情况。

    她准备吃点东西先去补一会觉,她还在长身体呢,需要睡眠充足。

    “嬷嬷也知道,昨晚我娘家二嫂生产,一家人一夜都没睡,我这会心都突突地跳,实在精力不济,我先去歇会,有什么事回头再说。”

    知道她要睡一会,于嬷嬷有些难以置信,这火烧眉毛的关头了,不该赶紧把事务理顺吗?

    想要开口劝说。

    但一抬眼看到袁明珠身边的丫鬟仆人皆垂手躬立,眼观鼻,鼻观心。

    尤其是跟她同出自汉阳公主府的郑妈妈,脸上毫无异色。

    心头微跳,要劝说的话在舌尖滚了一圈,咽了回去。

    虽然没有猜透原因,但是也知道是有原因的,不然世子夫人没必要当着这许多人的面交代要“歇会”。

    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

    想通此节,于嬷嬷也未再多言,领着人告辞道:“那奴婢就不打扰夫人了。”

    她是众人之首,有她带头,其他人有疑惑也未再多言,跟着她鱼贯而出。

    待人出去,袁明珠打了个不太文雅的哈欠。

    交代道:“安排人去打听着,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我们不在府里这几天发生的事都报上来。”

    说着往内室走去,“有什么事等我睡醒了再说。”

    “吃点东西再睡吧?”郑妈妈说。

    “不吃了,昨晚跟着二嫂吃了点,今天一早不饿,吃得晚,这会还不饿。”

    郑妈妈把床铺好,又伺候她把外裳脱了。

    帮她把头面摘下来,问:“头发就别打散了吧?”

    意思:您意思意思就行了,一会世子该回来了,到时候看您一点事没管还睡得四仰八叉的,像什么样子。

    袁明珠:“打散了,这样睡不舒服。”

    以前是怕大胡氏突然派人过来搞突袭,还要对外装个贤良。

    如今嘛,这安阳侯府没有谁能骑在她头上了,上无公婆管束,下无指手画脚的伺候过长辈的老仆。

    她又何必非得给自己套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