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资料之(二)(第3/3页)云起风散,在梧溪

却也感性,他认为感情即是一切,视名称为声响云影,他热烈地赞叹人生的美,怀着对崇高幸福的预感,享受着至神至圣的与世长辞的一-瞬。他的睿智,他的感性,融合着一个具有辨证哲学思想的哲人。他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斗土,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拼搏刚毅的勇士,是正大光明的君子,也是一个洒脱大度的明人,也是一个感性幸福的凡人,还是一个睿智的哲人。

    这便是浮士德。

    [参考文献]

    [1]杨武能,译.歌德文集(第2卷)[  Mj.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  2]朱光潜.诗论[  M.北京出版社,  2005.

    [3]方建移,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  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

    第二篇:

    “

    《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尹振球

    歌德在《浮士德》中,以“善”与“恶”的冲突来观照世界的矛盾运动来观照人类的进化和人性的发展,建构了善与恶之间的三重冲突;至善与至恶、靡菲斯特与浮士德、浮士德自身的向善性与恶魔性,从而反映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有限的探讨。

    诗剧《浮士德》的全部情节结构是建立在两次赌赛——天帝与魔鬼、魔鬼与浮士德一—的基础之上。与此前同一题材的民间传说故事和其它作家的创作相比较,歌德在有关《浮士德》情节结构的艺术构思上所进行的最重要的创造之一,就是在魔鬼与浮士德的赌赛之前,加上了天帝与魔鬼靡菲斯特的赌赛。在作为全剧正式开端的第一场《天上序幕》中,天帝与魔鬼用尘世凡人浮士德来进行了第一场赌赛。天帝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