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 最大的依靠是自己(第2/4页)无枝可依

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

    本以为贴钱能让他们轻松点儿,让他们的日子舒坦一些,哪想到只是在做无用功。

    肖云在将钱借出去的时候,没有想过这里面的钱,其实有一部分属于她,没想过她出嫁之后,一直住在婆婆买的集资房里,日子过得有多窘迫。没想过她如今有两个孩子,三室一厅的房子根本不够住。

    胡思乱想了很久,沈艾下定了决心,父母还没有老,等他们老后,她是该尽责任,这一点她不会否认,但眼下,家里的事情,她再也不想管了,口袋里的钱,她也会好好守着,再也不会贴出去了。

    对于父母,曾经她真的心疼、怜悯过,可肖云的所作所为,将她的心意都消耗尽了。

    此生,与父母的亲情,确实凉薄了些。

    娘家不可能给她任何助力,还会拖住她前进的脚步,至于婆家,两个孩子自然是爱她依靠她的,但丈夫爱跟她撕,婆婆对她存了不满。

    没有娘家,没有婆家,想一想,这命运还真够可悲可叹、可歌可泣呀。

    只有她过的是这样的日子吗?不,她并不是个例,世界上的大多数女性,在走入婚姻之后,几乎都会陷入迷茫、困惑中,会觉得自己是孩子的依靠,但没有人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遮风挡雨。

    多渴望这世上会有那么一个人,能懂自己的内心,能包容自己的缺点,能给自己撑起一片天,免自己无枝可依。

    寻寻觅觅了这么多年,却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人。

    曾经以为的良人,不但不能给自己依靠,自己遭受的风雨,有一部分还来自于他,与他息息相关。

    似乎身陷绝境,该怎么办呢?就此沉沦,日日抱怨,一蹶不振吗?还是迎难而上,越伤越勇,笑看风雨?

    坐过两次月子的沈艾,自然要选择后一条路。

    固然有一些好命的女孩,她们出生时,父母也欢天喜地,觉得只要孩子健康就万事大吉,男孩女孩无所谓。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会给予很多的爱和呵护。等她们成年出嫁,会从父母那里得到助力。幸运儿是存在的,但更多的女孩,遭受的待遇,跟沈艾不相上下。

    毫无疑问,女人是柔弱的,不然不会在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幻想,盼着能找到心心念念的爱人,与之携手一生,终生有靠。

    可女人同时也是坚韧的,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在明白了婚姻的真谛之后,会慢慢成长、反思、蜕变,明白女人活在世上,不该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最大的依靠其实是自己呀。

    何况,如今的她,也只能选择坚强了。

    毕竟她现在不是孑然一身,在她身旁还有两个幼女。身为母亲的她,要是不立起来,怎能让女儿衣食无忧?怎能让女儿在同龄人中自信从容,接受好的教育?

    很早之前她就发誓,绝不让自己所遭受的种种,在女儿身上重演。

    很多誓言都会随风而逝,沈艾也绝非那种死守诺言的人,但这个誓言,已经刻在她的骨子里,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忘记的。

    思绪渐渐清晰,沈艾的眼里,也渐渐多了一些沧桑和坚韧。

    过了几天,周末时沈艾推着小推车,推车里坐着二宝,大宝随在身侧,母女三个一起逛公园。

    天气很好,公园里也有不少年轻女性,化着精致的淡妆,提着小巧的手包在散步。

    沈艾其实才三十岁,年纪跟她们差不多,却穿着洗得发旧的衣服,脸上什么都没有抹,虽然瘦身成功了,眼底却有淡淡的黑眼圈,衣服还被两个孩子拉得皱皱巴巴。

    心里不是不羡慕其他女性的光鲜亮丽,可人生有得有失,她享受了当妈的乐趣,就必须放弃一些东西。

    三人逛逛停停,二宝不时从推车里站起来,想要爬出来,淘气又可爱。

    逛了十几分钟,大宝喊口渴,二宝也来了劲跟着起哄。

    正好一旁有石桌石凳,沈艾忙将两个孩子都带过去,拿出两个水杯,一人分了一个。

    正忙着,突然听得有人喊:“沈艾?”

    沈艾诧异抬头,见不远处站着一个女的,身上的衣服普普通通,毫不起眼,脸上带着一丝暗淡。

    眉眼是熟悉的,沈艾眯着眼,仔细打量,认出原来是旧同事赵芬芳。

    赵芬芳比她进单位还早,却没有像她这样一直在岗位坚守,而是抱着“娘家没人靠得住,必须嫁人改变命运”的想法,一门心思想找个条件好的,后来如愿嫁了拆迁户。

    虽然她出嫁时才二十三岁,那个拆迁户已经四十多,但得偿所愿的赵芬芳还是十分高兴的,一嫁人就辞了职,兴高采烈回家当了富太太。

    赵芬芳结婚时,沈艾随了礼,却因为工作原因,没有请假道贺。

    那之后,她跟赵芬芳便失了联系。

    如今再相见,已经是五年过去了。

    沈艾心里一阵唏嘘,笑着道:“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没想到竟在这里遇见你。”

    赵芬芳嗯了一声,也是满脸感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