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觉醒(第2/3页)无枝可依

怎么办。”

    沈艾听了这番话先是一愣,随后不由自主笑了起来。

    看来,人的确是从众的,不只自己想随大流,孩子也有类似的想法。

    不管是什么缘故,孩子自己有学习的意愿,这比自己强迫她学习要好得多。

    沈艾松了一口气,打算先教孩子学点数学知识。

    万事开头难,沈艾有心理准备,知道孩子没什么基础,必须耐心一些。

    很多时候,自己讲得口都干了,孩子依旧睁着眼,一脸的懵懂。挫败感是无法避免的,但沈艾知道绝不能气馁,一直咬牙坚持。

    只是让人烦恼的是,在沈艾辅导的时候,二宝总爱往跟前凑,抢姐姐手里的笔和书,或是蹭到沈艾身上,要沈艾抱着玩。

    每逢这时,大宝叫苦连天,沈艾也是烦恼不已。

    王梅朵看不过去,提出自己带二宝出去玩。二宝却不干,非要黏在沈艾身边,似乎生怕姐姐占了什么便宜。

    沈艾哭笑不得,只能草草辅导孩子学半个小时,再带着两个孩子下楼玩耍。

    沈艾知道自己不该急功近利,有时,赶上大宝想偷懒不愿学,沈艾也不强逼。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短期是看不出什么效果的,不过沈艾知道,岁月有功,只要能坚持学下来,等孩子上小学时,不说成为优等生,起码不会拖后腿。

    就算有前人经验又如何?就算市面上教育专家一大堆,又能如何?教育孩子没有最好最优的模式,别人的成功,无法在自家复制。看再多的教育书籍,也不能让初为人母的沈艾自信、淡定。

    没有别的法子可想,只能一路走,一路摸索。只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在过程中走了弯路,那就必须及时改正,不能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沈艾常常会陷入反思中。

    自从孩子渐渐大了之后,她发现,孩子是家庭的焦点,而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十几年的时光,足以让出生时懵懂娇嫩的小婴儿,蜕变成翩翩少年、妙龄少女。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会决定他今后走什么路。

    教育一个孩子不容易,要花费不知多少时间,当然也得有物质相伴。

    以前沈艾常觉得,自己的工作还算稳定,赚的钱虽然不多,但也够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孩子渐渐长大,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她深切感受到,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不可估量。

    不少人都说,她生了两个女儿,将来没有买房买车的负担,应该每天都很轻松,根本不需要上进,不必有焦虑感。

    这种观点有几分道理,但细想,却也有几分重男轻女。

    为什么只有生男孩子的家庭,才必须打起精神奋斗?难道女孩子不该得到平等的对待,难道女孩子的父母,不该在孩子身上花时间、投入物质,不该给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让她变得更好吗?生了男孩得时刻提心吊胆,生了女孩就能躺着玩,这是什么想法?人人都说男孩女孩平等,为什么骨子里,仍旧会觉得女孩子不会给家庭增加负担呢?

    只要深想,就明白这种想法要不得。

    形势逼人,自己该怎么办?是得过且过,还是作出改变?

    很明显,应该选后一种。

    想要孩子变得优秀,自己却不上进,不给孩子立榜样,孩子怎么可能优秀得起来?父母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很多时候,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在这方面,沈艾从不敢指望陈鑫荣。陈鑫荣小时候,根本读不进去书,长大了也依旧故我,只想当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上班时工作,下班了刷手机、嘻嘻哈哈,从没有起过认真学技能、努力上进的念头。一说起来,就会找一堆借口,说自己脑子笨学不进去、没任何基础、没有毅力什么的。

    一个家庭,父亲是这个样子,自己这个当母亲的,若也继续沉沦下去,岂能不耽误孩子?

    记得之前看过一段话,为什么人们愿意吃生活的苦,而不愿意吃学习的苦?有人回答说,学习的苦要自己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你躺着它就来了。

    刚开始沈艾觉得这回答很寻常,可细细回想,才知道,这短短一句话,蕴含的道理有多深厚。

    的确,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谁不想过舒坦的生活?谁不想今朝有酒今朝醉?尤其是成年人的世界,这么精彩,有趣的事情这么多,谁想主动吃苦受累,在书本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大部分人,都没有那样的心胸和毅力,在离开了学校之后,他们选择了随波逐流。他们从未选择过工作,而是被工作所选择,可能付出了很多辛劳,得到的报酬却不丰厚。面对困境,他们会怨天尤人,会满心愤慨,却从不曾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没想过让自己变得更好。

    或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大部分人都只能做普普通通的工作,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成功的只有少数。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想有所成,背后总得背负一些常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