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产后情绪(第2/3页)无枝可依

 每逢这时,沈艾就会想起一个词——产后抑郁症。

    没有宝宝之前,沈艾觉得这种病离自己很远,甚至错误认为,不就是生个孩子带个孩子吗,能有多难呀,为什么会逼得女人得抑郁症呢。那些情绪出问题的女人,承受能力未免也太差了吧。

    等自己走到这一步,沈艾才知道,不是女人矫情,是女人要面对的挑战太大了。

    在孕期,孕妇们的待遇一般都还是可以的。很多家庭都会捧孕妇,将孕妇当成公主一般伺候,凡事以孕妇为重。

    等孩子出生,坐月子时,一切的焦点变成了孩子。产妇心里有落差是理所当然的。还没等情绪调整好,就得进入母亲的角色,学着照顾一个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睡觉吃奶哭闹的宝宝。

    这一切,跟预想的太不一样了。

    若是当父亲的愿意一起分担,于产妇而言,是莫大的安慰。若当父亲的只愿承担部分,不愿时时刻刻守着孩子,只让产妇一个人累死累活,产妇心里如何能平衡?

    很不幸,沈艾遇到了后一种情况。

    工薪家庭,陈鑫荣当然要上班,但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在岗,也是有休息的时候。

    工作地点离家虽然远,但还是有车来回的,在家的时间不算少。

    如果是白天,陈鑫荣手脚还算麻利,有什么事儿都愿意帮一把。

    如果是晚上,就直接睡在书房,根本就没有到沈艾房间照看的意识。

    上班当然辛苦,但除了上班之外,他还当了爸爸,理所当然该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呀。

    王梅朵是奶奶,白天时忙得脚不沾地,晚上多休息一下无可厚非。

    但陈鑫荣做得却不到位,一到晚上就睡得晕天暗地,根本不管沈艾过得多辛苦。

    沈艾心里是有怨言的,也跟陈鑫荣沟通过了。刚说的时候,陈鑫荣还有几分不好意思,会在早上宝宝哭闹时帮忙抱一下,但深夜时还是安安稳稳睡觉,根本没起来过。

    偏偏深夜时,是沈艾情绪波动最大,身体最疲劳,精神最脆弱的时候。

    这么经历了几次之后,陈鑫荣渐渐习惯了,进入我行我素的状态。而沈艾呢,在陈鑫荣眼里,成为一个爱唠叨抱怨的怨妇。

    两人渐渐生出隔阂,小摩擦不断。

    陈鑫荣觉得沈艾变了,脾气坏得让人无法面对,动不动就发火,根本不知道轻言细语跟家人沟通。

    沈艾则埋怨陈鑫荣不帮忙带宝宝,不知道体谅自己,还要斤斤计较指责自己,简直不像个男人。

    认真算起来,也不是帮自己带宝宝呀。这孩子要喊他爸爸,理所当然的,责任自己承受一半,他也得承受一半。

    沈艾常爱想,为什么当妈妈的生下孩子后,能很快进入状态,为孩子做出牺牲,当爸爸的却跟没事人一样,不能扛起爸爸该承担的责任呢?说到底,还是因为责任心匮乏罢了。

    抱怨没有用,但心里的负面情绪没有发泄口,沈艾只能先爆发出来,跟陈鑫荣争吵,让自己痛快点儿。

    到了这时候,沈艾无比赞同产妇该得到更多关怀、体谅的说法,也深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产妇出现产前抑郁、产后抑郁。

    这两种病,离真实的生活很近。

    在脑海里的想法很纷乱的时候,沈艾会警觉起来,适时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却没有办法完全释怀。

    天长地久,沈艾便觉得,自己虽然没得抑郁症,但离患上这个病不远了。

    孩子快二十天时,陈妍带着女儿,回了娘家一趟。

    当发现宝宝肚脐眼未能愈合,还出现了一些脓水时,陈妍大吃一惊,问了后才知道,这段时间一直没给宝宝洗澡,只用水擦洗了一下,肚脐眼也没怎么消毒。

    陈妍自己是当护士的,又生了孩子,这方面的经验自然要足一些,连忙指挥王梅朵买来碘酒、棉签,给肚脐眼消毒,又嘱咐他们,若是情况不见好,就得及时送到医院检查。

    有了这一出,孩子的肚脐眼倒是没有继续化脓,但不知怎的,鼓起了一个大泡,根本不像正常宝宝的肚脐眼。

    一家人着了慌,正好听力筛查的复诊时间要到了,便商议着要到医院去一趟。

    因为沈艾还在月子里,便挑了陈鑫荣休息的时间,由陈鑫荣、王梅朵带着孩子去了医院。

    这还是孩子出生以来,首次离开沈艾的视线。

    按理没有宝宝在旁边,沈艾该安安稳稳睡个好觉,沈艾起初也是这么打算的。不想等他们都出了门,沈艾躺在大床上,合上眼睛却毫无睡意。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不过二十来日,沈艾就习惯了一天只睡六个小时,一觉只睡两个小时的生活。

    再者,心里也是惦记着孩子,不知道这次去了医院,能不能得到好消息。

    煎熬了三个多小时,喂奶的时间到了,外面总算有了动静。

    宝宝被陈鑫荣抱着,正哭得撕心裂肺。

    沈艾连忙接过来,一面喂奶,一面迫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