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城(第1/2页)王妃又在闹和离

    户部刚结了一个案子,便来了个种世成一案,可是有的顾执玉几人头疼。

    “你说说,你说说,他郑家真会给人找麻烦。”徐彦文看着手上的密报,气得牙痒痒。

    宁渊嗤笑一声,骂道:“咱们自己窝里斗就算了,他还跟北狄勾结上了,他郑家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死不足惜。”

    “好了,先瞧瞧怎么办。”顾执玉从徐彦文手中接过密报,找了个位置坐下,看着密报,眉头紧锁。

    李献儒刚收拾了今天工部一些琐碎的事务,一进来便见几人愁眉苦脸,有些奇怪地问:“这是怎么了?”

    见李献儒来,几人都笑着看向他,打了声招呼,便开始叹气。

    “还不是查苏家的时候,查出他苏郑两家通敌。”徐彦文叹道。

    苏郑两家通敌?

    这可是大事,若是叫皇上知道,可是要气得够呛。

    “皇上知道吗?”李献儒挑了挑眉,先问了这个问题。

    顾执玉摇摇头,将手中密报递给李献儒,解释:“还不敢跟皇兄说,怕他一怒之下直接去郑家拿人。”

    “先让宁指挥给皇上通个气,也不能直接当哑巴,他日后知道了还要生咱们的气。”李献儒一边看密报,一边对几人说着。

    这看着看着,眉头便皱了起来。

    这苏家和郑家也太过胆大妄为了,仗着自己得势,竟是做出通敌之事。

    这事若是捅出去,谁来了都救不了他。

    而且,最近郑家连连败退,他家便去寻北狄,这怕是有别的意思。

    “不行,现在就去见皇上,这事一定得让皇上知道。”李献儒将密报还给顾执玉,脸色有些难看。

    顾执玉见李献儒如此,略一思索,便知晓对方想到了什么:“郑家早不去晚不去,这段时间去,实在是可疑。”

    “我去向皇上请旨,走一趟大同。”宁渊站起身便要往外走,却被顾执玉拦下来。

    宁渊是锦衣卫指挥使,哪能随便跑到那么远,再说顾执礼也不会同意。

    “下个月便是武举,你还得留下来看着,跑去大同做什么。”顾执玉很是不赞同,将人扯了回来,又说:“你去给皇兄透个气,我再去将事儿原原本本告诉皇兄。”

    “总要有人到大同去……”宁渊皱了皱眉。

    “那也不能是你,你目标太明显,锦衣卫指挥使不在,明显就是外出查案的。这郑翰鬼精鬼精的,若是叫他发现,恐怕我们查不出什么来。”李献儒跟着劝道。

    宁渊冷静下来,抱着绣春刀,蹙眉不语。

    至于徐彦文,则是看着几人,突然不知从哪里摸出来一本折子,说:“今天内阁接到的折子,我瞧见了先扣下来给你们瞧瞧。”

    内阁的折子,都是在内阁几位阁老的整理下先看过一遍,给了意见,再呈上去给顾执礼。这内阁也不是没有郑翰的人,如今徐彦文能在郑家眼皮底下拿走奏折,不仅胆大,想来也有老首辅的默许与帮助。

    “你呀,胆子还挺大,内阁要是发现折子少了怎么办。”李献儒虚指着徐彦文,笑骂道。

    顾执玉接过折子,粗略看了一眼,跟他猜的差不多,是说长城的事。

    “刚好有借口去一趟大同。”顾执玉将折子递给其他人,朝着宁渊扬了扬下巴,等几人都看过之后,将折子接了过来,还给徐彦文,嘱咐:“你跟宁渊一起去,宁渊先说,你再提起这事。”

    “可到底谁去大同,莫非王爷你去?”徐彦文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赞同。

    李献儒也是觉得此事不妥:“王爷,边关不比京城,京城有御前营,有三大营,有五城兵马司,有锦衣卫,怎么都是安全的。可边关有北狄,还有那心怀不轨的郑家人,到了那儿,您的安全谁来保证呢?”

    “于公,这修补长城,朝廷派了宗室子弟过去,也是表示对这工程的重视。于私,这苏郑两家通敌一事非同小可,还是得有人在那边盯着,也好叫底下的弟兄安心办事。”顾执玉抬了抬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转头又看着李献儒解释道。

    这话说得有道理,可几人还是有些不赞同。

    顾执玉算是他们几人的主心骨,虽说离了顾执玉,几人也算是能勉强与郑家对着干,但到底还是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若是此番顾执玉在大同出什么岔子,那可是大大挫伤他们这些人的士气。

    到时候,郑家的人怕是更加猖狂。

    可顾执玉,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众人沉默了起来,一时不知该不该继续阻止。

    “你俩先去告诉皇兄,我去大同这事,皇兄可能还不答应呢。”顾执玉瞧着几人愁眉苦脸,笑着对众人说。

    几人听了对视一眼,叹了口气,都四散去忙自己的事了。

    只是临走的时候,徐彦文拉住顾执玉,问:“不知江家五姑娘,最近可到府上去?”

    “动心思了?”顾执玉虚指着徐彦文,笑骂了两句,拍拍他的肩:“喜欢就直接去提亲,你还兴自个先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