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禅机很深(万一)(第2/3页)重生之低调大亨

吗?”

    一个十升的塑料壶,这分量可不轻。

    “泡茶啊,这么好的泉水,绝对是泡茶的良品。跟一般水泡的茶,那口感天差地别。”

    楚乾坤理所当然的说道。

    “楚乾坤,这里就是三个和尚的故事源头吗?是不是真的啊?”

    两个女生看过蜜山泉的介绍后,跑过来询问楚乾坤。

    “没错,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就发生在蜜山禅院,这水指的也就是这蜜山泉。”楚乾坤肯定的点头。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更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发源于哪里,即便是山水县的本地人,知道的都不多。

    不得不说,这么好的一个宣传标的,被旅游宣传部门忽视了这么久,实在是可惜。

    “啊,不是吧,那我们两个刚才不是成了,两个和尚抬水吃了。”看着地上的大水壶,徐子明感慨的说道。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这里是这个故事的发源地。

    “你当不了和尚,最多就是俗家弟子。”楚乾坤调侃一声,然后指着身后的一条石板小路道:“从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三个和尚的坐化坟。”

    “你怎么这么清楚,你之前来过蜜山?”欧阳暮雪好奇的问道。

    楚乾坤对蜜山,简直是了若指掌。

    “来过,我今天是来还愿的。”楚乾坤点头承认,心里默默的加了一句:上辈子。

    “走,在蜜山,是不能走回头路的,不然之前的许愿,就不灵了。”

    楚乾坤和徐子明抬着水壶走在前面,欧阳暮雪和王欣妍走在中间,军子殿后。

    心诚则灵!

    不管心中是真信佛还是假信佛,行动上都会默认类似的规矩。

    走了大约三百多米的样子,前面出现了三座骨塔,周边盘绕着三株菩提树。

    从气候和地理环境上讲,蜜山,甚至整个浙省,并不适合菩提树的生长。

    但是就是这么神奇和神秘,在三个和尚的骨塔这里,偏偏生长了三棵菩提树。

    相传,是三个和尚坐化之后,自然生长的。

    蜜山禅院的几代高

    僧,都曾经尝试在岛上的其他地方栽培菩提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且不论这传说的真假,整个密山岛,就只有这三棵菩提树是事实,即便它们的附近,也找不到一棵小苗。

    凭增无数神秘色彩。

    没人知道这是大自然的伟力,还是佛道高僧的造化之力。

    默默的参拜一番,继续前行,出现了一个类似于集市的小广场。

    纪念品,土质工艺品,大大小小有十几个摊位。

    三三两两的游客,围绕在一个个摊位的前面,轻声细语。

    佛门胜地,岂敢高声喧哗。

    自由活动,各自寻找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东西。

    楚乾坤第一眼的目标,就锁定在了一个解签的摊位上,刚好没人。

    “阿弥陀佛!”

    还没有走到近前,闭目端坐的和尚,就感应到了楚乾坤的到来。

    一开口,那嗓音就犹如晨钟暮鼓,敲击在楚乾坤的脑海,心台立刻清明了起来。

    “大师的道法,好高深啊!”

    楚乾坤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因为这一刻,他竟然判断不出来这个和尚的年纪。

    恍惚之间,似乎有老中青三个和尚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阿弥陀佛!施主谬赞了,不知道施主是要求财、求事业,还是求姻缘、婚姻?”和尚继续问道。

    一般的人,到他的摊位上来解签,不是为财,就是为人。

    “大师,我以上都不求,我想解惑,不知道你能不能解?”

    摊位的前面,有一张竟然一点都不突兀,颇为古旧的太师椅,在和尚的手势下,楚乾坤坐了上去。

    伸手轻轻的摸了摸,如果是真的黄花梨木,且这历史也不短,估计能值不少钱。

    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放在这里,风吹日晒的,不怕被人惦记吗?

    “噢!”

    和尚第一次发出了语气词,一双睡眼惺忪的眼睛,突然睁了开来,浑浊不堪的眼珠,好奇的盯了楚乾坤一眼。

    接着又是一声“咦”,眉头开始起皱,盯着楚乾坤的眼珠,更是慢慢的开始流露出清明。

    手上的指头,不停的动着,嘴角微动,自言自语般的念念有词。

    许久之后!

    楚乾坤不说解什么惑,和尚也不问解什么惑,指着旁片的竹签桶,让楚乾坤抽一签。

    “哗啦哗啦”之后,一个竹签掉落在了桌上。

    楚乾坤放下竹筒,随手捡起轻声的读道:“烟深镜面半浮光。烟深镜面,半浮光?”

    不解!

    将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