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难以登天(第1/2页)重生之科技教父

    “今天怎么又这么晚才回来,平时这样就算了,你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沈瑞刚走进家门,秦秀英就开始埋怨起来。

    看了一下手表,发现才七点多几分钟,沈瑞笑着说道:“今天是冬至嘛,我当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了,我已经尽早下班了,要知道我以前都是十点左右才回到家的。”

    “既然知道今天是冬至,那你就不能找点回来吗,全家人都在等你吃饭呢,话又说回来了,你们不是六点下班吗?”

    因为今天是冬至,秦秀英五点下班回来之后就开始为一家人做一桌好菜,六点二十分左右她已经把饭菜全部做好了,只是沈瑞还没有回来,他们才没开饭。

    中华高科六点钟下班,秦秀英是知道的,所以她做菜的时候就已经计算好了,六点半之前把饭菜做好,那时候沈瑞也刚好到家,正好可以吃上一座热腾腾的饭菜。

    谁知道她做好饭菜之后,左等右等,等到饭菜都凉了,也没见沈瑞回来。

    “妈,这事是我不对!”

    看到秦秀英生气了,沈瑞连声道歉:“由于今天恰好是周六,下班之后我们还开了一个总结会,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才这么晚到家的,下次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提前打个电话跟您说的!”

    观察到秦秀英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了,沈瑞继续说道:“说到电话,我们家也应该装个电话了,上下楼打电话接电话实在是太麻烦了!”

    “我们家平时打电话也不多,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上下楼就当是锻炼身体了,有什么麻烦的,你觉得麻烦是因为你懒!”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盛行过这样的一句话,这是广大老百姓对生活的向往,虽然距离五十年代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过上这样的生活还是一种憧憬而已。

    楼房就不说了,安装电话的费用也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负担得起的,为弥补电信建设资金的不足,国家自1980年下半年起开始收取市话初装费,做为电信建设专用基金,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2001年7月1日才结束。

    这个时代的家庭电话初装费是高达6000块钱左右,而且就算交了初装费也要排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装上,有的人为了尽快装上电话,还要给电话给公司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笔茶水费,除了初装费和茶水费,还有每个月几十块钱的月租要交。

    想到装个电话要花六七千块钱,秦秀英就非常的心疼,因此他坚决反对家里安装电话。

    “好了,这个话题以后再说吧,饭菜都凉了,先吃饭吧!”

    坐在沙发上的沈国强放下手中的报纸说道。

    “爸说得对,我们还是先吃饭吧!”

    说完,沈瑞走到饭桌旁坐下来,他已经打定主意了,这两天抽个时间亲自去电话公司把安装电话的时候办办下来,到时候钱都交了,妈妈就算再反对也没有用了。

    有了海外市场的订单后,沈瑞现在的心态膨胀了不少,他现在已经不把六七千块钱放在眼里了,再说家里装了电话,也方便他以后公司和家里的联系,比如说,他在家的时候,公司的人要找他,打个电话就行了,反之亦然!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之间,在后世看来意义重大的1984年过去了。

    过去的一周,在倪广南的带领下,中华高科研发部终于把汉卡给研发出来了,这是中华高科新年最好的礼物,虽然研发成功并不意味着批量生产成功,但是不管怎么说,在1985年到来之际,中华高科总算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过去几个月,中华高科虽然研发出了中华汉卡和数字寻呼机这两款市场上颇受欢迎的产品,但是毕竟没有掌握芯片这个核心技术,现在汉卡芯片研发成功了,这就意味着中华汉卡这款产品在接下来的1985年可以完全国产化了。

    汉卡芯片研发成功后,沈瑞第一时间就召集公司的管理人员开会商讨引进生产设备的事情。

    此时国内的很多生产设备都是五六十年代从苏联进口的,进入八十年代,这些生产设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从1984年开始,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一股引进生产设备的热潮,即使是很小的工厂,也在寻找外国合资者,以帮助他们实现企业的现代化。

    在引进生产设备的各行业中家电行业的引进最为突出,据统计从1985年到1987年,全国各地共进115条彩电生产线、73条冰箱生产线、15条复印机生产线、35条铝型材加工生产线、22条集成电路生产线、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仅粤省一省,便引进21条西装生产线、18条饮料灌装线、22条食品面包生产线、12条家具生产线。

    其中最典型的引进案例是,9个省市一起向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引进了9条同一型号的“阿里斯顿”电冰箱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价格均为3000万元,年生产能力30万台。

    成百上千条彩电线、冰箱线、洗衣机线和录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