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第2/3页)空间之娘子万福

给了她一个提醒。

    人都是有贪欲的,一开始只想着能吃饱就好了,吃饱了之后,就想要更多的东西。

    贪欲没有止尽,最后会走向腐败和堕落。

    她还是习惯了自食其力。

    她的甜品店也走向正轨,她就把自己的那些新的写下来给了香儿月儿还有春兰秋菊几个丫头。

    至于她自己还是想开一个火锅的工厂。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周逸并没有勉强于兰,只是和于兰一下子就签订了订单。

    “放心好了,这一次,没有人来打扰了!”周逸一来是知道于兰火锅料确实很不错。

    二来更是明白于兰现在的身份背景不一样,哪里还有人敢来捣乱。

    于兰便拉上了施恩继续开始了老本行。

    有賺钱的生意,施恩是乐意参与的,毕竟东京汴梁也是寸土寸金之地。

    只是武松不知道为什么反倒事情解决了之后,于兰反而还更忙碌了起来。

    成天都见不着人影。

    有的时候忙碌起来更是大晚上才回家。

    于兰心中始终有一种危机感,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危机感来源于哪里。

    她原来只是一个村姑,哪里经过过那么多事

    来到这个朝代之后,她一开始也没有想过主动做什么,一切都只是被动被推着走。

    直到政变成功,她才知道了他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了。

    再往前,就不能再被迫了。

    这是一个是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的命令是至高无上他想要谁生谁就生,想要谁死谁就死。

    于兰想到了李师师的金蝉脱壳逃跑,想到了蔡京一家从高高在上权倾朝野的相爷,到最后沦为了阶下囚,想到了太子赵桓冷漠而又坚定的目光。

    他的一切都是为了复仇,复仇之后,他第二个目标是为了向大金打起进攻。

    这个事情并不是十分现实的。

    因为摆在面前的就有很多问题,比如军队的制度还有官员的制度问题。

    这些东西切实得牵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这一年岳飞通过了乡试,五月底皇上正式退位成为太上皇。

    而太子顺利登基。

    改国号靖康!

    于兰乍一听这个国号,有点恍惚。

    随后又明白过来了,靖康这个国号是耻辱。但赵桓为了提醒自己不再重蹈覆辙,就还是沿用了这个国号。

    靖康之后,赵桓的确迫不及待的想要通过一些变革来改变大宋现在的局势。

    宋不缺钱,但只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一直受到压迫,所以才会不断的有农民起义的事情发生。

    当时王安石变法就有从这方面考虑。

    但赵桓并不打算改革那么多。他只要改革一点儿,那就是军事制度的改革。

    因为他知道大金怕的是岳家军。

    所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如果按照现在这种军事制度的话,岳家军从何而来?

    赵桓自己去巡视过禁军,禁军号称精锐无比,但实际上和他见到的金兵相比不堪一击,可能连辽兵,别看辽国现在已经国力渐微,被耶律延禧搞的民怨沸腾。

    但是辽兵的精锐,打宋军绰绰有余。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后来的海上之盟,宋看到了大金有攻打大辽的气势,所以打算和他们一起联手。

    那个时候提出了事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然后直接被完颜阿骨打否决了。

    再后来谈判只能收回燕云之地,而且还要拿出五十万两…

    再后来童贯大军遇上了辽军的残余势力,结果直接打了败仗。

    正面战场全都是金军在打,他们连收拾一个残余势力都收拾不了。

    一场战争下来,他们看到了辽国像是雄狮的垂暮和没落,也看到了大金如同雄鹰的崛起,而他们大宋在这其中却像是兔子一样的无力。

    赵桓要改革军事困难重重。

    当初王安石变法,其实某些方面也加强军事,但宋朝军事薄弱,问题是有很多,比如腐败,比如冗兵现象,战马的缺少,当然还有整个朝堂上的意志问题。

    赵桓找了几个心腹大臣商量。

    最后的结果是不能够大规模的做改革。

    因为大宋从王安石变法之后,朝堂的局势一直都处于政治十分昏暗的时候。

    从来只有内斗,新旧两党的内斗,带来了很多的弊端。

    而这个时候他刚刚经历了夺权,刚刚登基。

    如果贸然提出变法,那么很可能会招来第二次朝廷的动荡。

    赵桓不肯冒这个险,那军事方面要有所发展

    就需要有所改变,所以他就找了一个人做实验。

    让武松去练兵,他提出这个要求,大部分是反对的,觉得皇上太信任这个人了。

    虽然他的确有功,帮忙稳住了局势,也摧毁了皇后一党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