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长明焰焰灯(第1/2页)她只想修仙

    核过了名姓。记名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记名弟子做到这一步就行了,但是收亲传弟子还要继续往下走程序。

    “老祖,那我们就先行离开了。”谢行云带着秦瑜向老人辞行。

    “你走,你走。”老人不耐烦的摆摆手。弯腰对着只到谢行云腰高的秦瑜笑成了朵菊花。“小瑜儿要常来老祖爷爷这来玩呀。”

    秦瑜笑嘻嘻的说:“我一定常来陪老祖爷爷。”

    谢行云偏过了头,觉得自己是个不该出现的第三者。

    但是今天的行程还有许多项,谢行云瞧了瞧天色,拆散了这两人,带着秦瑜御剑离开了。

    “师父,我们还要去哪里呀。”秦瑜轻摸着手上的小剑,笑的开心。

    “去善灵塔,点灯。”谢行云说。“你刚刚做的很好。”

    “嗯?”秦瑜疑惑的抬头。

    “常去看看老祖。”谢行云说。

    “嗯!”秦瑜重重点头。“老祖是个大好人。”

    “呵……”谢行云冷笑。“我给你的剑呢?”

    秦瑜一想起那把在秘境中折断的剑,心虚的直挠头傻笑。

    “你先前去问心路做什么去了?”谢行云瞥了眼她无处安放的手,继续问。

    “就……就去问心啊。”秦瑜装傻。

    “你是不是去秘仪之境了?”谢行云收回了视线,漫不经心的问。“被大风刮了?”

    “您……您是怎么知道的。”秦瑜有些震惊,那师兄不是说好了是个少有人知道的地么?

    “那地方还是我发现的。”谢行云说。“弟子间能说出来的秘密就不是秘密了。这种秘密你去密事堂,一问一大把。”

    “那个地方值点钱的,早被宗门长老收走了。”谢行云斜了她一眼,问:“不过我很久没去过了,或许里面还有点东西,你去捞着什么了么?”

    秦瑜来了兴趣,坐直身子,掰着手指盘点。“师父,我收了一盒白土。”

    “还有一根黑色的树枝子。”

    “等回去您给我看看?”秦瑜高高兴兴的说。

    谢行云听完徒弟高兴的数着她的收获后,意兴阑珊的“哦”了一声。

    “师父您这是偏见。”秦瑜鼓了鼓腮帮子。“您可别后悔!”

    “哦。”谢行云冷漠极了。“到了。”

    秦瑜一回头,满眼惊艳。

    下方是一座巨大的流光溢彩的塔,塔尖上镶这一颗巨大的明珠。在夜空中熠熠生辉。

    这是一座高九层的塔,共一百八十级楼梯。塔的每一层都有一个环形的圆廊,廊上有窗。盈盈的灯光透过窗子,照得周边夜色都亮了起来。

    在每层的回廊上之间的塔檐上,屋檐上也镶着小颗的明珠,檐下悬挂着形态各异的铜铎。每当风吹过,便能摇动这些铜铎,发出清脆的声音。

    塔前有几名身穿白衣的弟子候着,见着两人到了,忙迎了过来。

    “真君,宗主在里面候着您。”一弟子说。

    “那走罢。”谢行云点头示意。

    穿过高大的塔门,塔内自是另一番风景。

    正对着塔门的,是一尊白玉仙人像。那仙人束着发,身穿一件广袖大袍,腰间挂着一柄长剑。正是标准的剑宗弟子的打扮。

    这尊白玉仙人像前正站着一位白玉般的仙人。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

    “但凡见过的明瓒真君的修士,都无不为他而倾倒的。一袭白袍,身姿飘渺,墨发如瀑,倾泻在肩头。……最妙的是他那一双眼睛,那真是如一潭古泉,深不见底,流转之间,竟有摄魄之感。”

    “他的一双眸子里,装着天下苍生,只为天下而存……他的双眼早已洞悉了一切……”

    以上内容,节选自春生门群英册。

    以至于秦瑜一度认为剑宗现任宗主,修的是眼功,能摄魄的那种。

    闻名不如相见,见面才知真相。

    身为剑宗的门面,明瓒真君却是个“视近怯远症”,天生的散光。

    从小就是个三米之外,人畜不分的主。

    这种先天有疾的孩子在修仙界是极罕见的,按照佛门的说法,这就是个带着前生罪孽转世的孩子。

    为了洗刷孩子的罪孽,父母便将他从小寄养在佛庙,想让他修了佛去,说是好歹只要嘴上念念经,也不耽误一生前程。

    听了三年佛经的明瓒真君转头就修了道。

    入了道后,这点胎里的毛病也没了,但是可惜习惯已经养成了,即使看得清楚了,也是旧日的待人态度。

    这导致了他无论遇见的是人鬼牛神,统统都会反射性的先露出宽和慈善的微笑。

    据说无论心存何等恶意,见了这位,都会被深不见底的黑眸所看透,都会被笼罩在圣光下的和善微笑所化解。

    秦瑜:“???”

    秦瑜有点失望,原来被白雾笼罩的冰封的冷寂双眼,不是白内障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